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特首選舉委員會昨日進行選舉,以決定由哪1200人組成選委會,明年負責選出新一任行政長官。如此重要的選舉,投票人數雖比上屆有所增加,但投票率依然不足三成,氣氛甚為冷淡,跟社會熱議誰是下屆特首的氛圍大相逕庭。究其原因,就是選委會只是小圈子玩意,選民只有25萬,更荒謬的是,社會上長期支持普選特首的人士苦無投票機會,但這批擁有特權的人士卻連行使公民權利的機會也放棄,令人失望。
低投票率只會更加突顯小圈子選舉的不公平本質,讓特首選舉權操控在小部分人手裏,最終只會削弱特首的認受性,不利有效管治。亡羊補牢之法,就是要請當選的選委善用手中一票。
在第一階段,善用手中的提名權,因為比較理想的特首選舉,絕對不是2002年那種由董建華唱獨腳戲的選舉,而是有競爭的選舉——在建制派之內有競爭,建制派與民主派之間亦有所對壘;所以,手中有票、掌握提名權的選委應玉成其事,以便參選人可以透過政綱比併、公開辯論,跟廣大市民互動交流,為香港探索出路、建構共識,並獲取民意授權,以便推行社會改革。
在第二階段,善用手中的選舉權,選出一位較受港人支持的特首。特首管治必須以整體香港利益為依歸,必須獲得社會廣泛支持,選委在考慮特首人選時絕不可獨斷獨行,把界別或私人利益凌駕公眾利益之上。選委應在諮詢其界別選民意願後,再以香港整體民意及利益為依歸,選出較有利香港發展的特首。
選委們當然有權按其個人或界別利益行事,罔顧整體社會利益,但違反社會民情的決定,只會令公眾聚焦在特首選舉的不公義與小圈子本質,招來輿論反彈之餘,新當選的特首也注定要陷入管治困局,屆時損失的將是整個香港,這絕非市民之福。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