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銀評級被調高 再受追捧機會大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01日 05:59
2011年12月01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修訂銀行業評級標準後,日前調整了37家銀行評級,當中15家歐美大型銀行被降級,包括一眾歐美銀行,以及匯豐控股(0005)及恒生(0011)等。不過,內銀股包括中行(3988)及建行(0939)則獲調高至「A」,中銀香港(2388)則由「A-」上調至「A+」。標普早於一年前已預告將修訂銀行評級標準,市場對今次降級的消息並不意外。今次內銀股升級有機會減低有關銀行借貸的擔保,減低銀行營運成本。

內銀股的評級被調高,除了可減低營運成本外,最主要的是提高投資者的信心。評級機構在調低歐美銀行的同時,調高內銀股的評級,顯示在獨立第3方的標準下,內銀股的前景仍值得期待的。

減低營運成本 提高投資者信心

事實上,內地日前公布的10月新增貸款達5868億元人民幣,超市場預期,同時人民昨日減存款準備金率,顯示中央正式開始放鬆信貸,或者說內銀最壞時期已過,在內地市場流動性改善、政策風險減少、銀行資產負債表恢復擴張,以及估值偏低下,內銀股可望於第4季反彈。

值得留意的是,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內地最高規格的經濟會議,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今年經濟定調為控通脹,所以一系統的政策均以抗通脹為主題,商貿部長陳德銘日前曾說今年內地今年通脹約為5.5%,已較年中的6.5%明顯改善。所以內地媒體估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定的政策會傾向保增長。事實上,溫總早前表示,各國應根據本國情况,實施適當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提振市場信心,努力促進經濟健康穩定增長。另外,副總理王岐山上周亦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依然嚴峻,確保經濟復蘇壓倒一切的任務,不平衡的復蘇比平衡的衰退要好。

當然,中央亦不可能全面放鬆貨幣政策,但可能局部放鬆銀根,所謂的有保有壓,對金融板塊,尤其是內銀股方面有利。所謂銀行為百業之母,如果中央明年的政策真的以保增長為主調,內銀股再度受追捧的日子不遠了。

唐焱

中國光大控股 市場策略部主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