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元互換 海嘯期間曾建功長青網文章

2011年12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2月06日 09:27
2011年12月06日 09:27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自從本港時間上周三聯儲局宣布以美元貨幣互換安排,向多國央行提供美元供應後,全球金融市場回穩,恒指連升3天,升幅1190點。聯儲局此招,在2007至2009年的金融海嘯期間亦曾亮相,在穩定金融市場成效頗佳。

根據紐約聯儲銀行的一份研究報告,早在2007年8月9日法巴銀行旗下3個債券對冲基金,因為市場流通量差而無法提供資產淨值數據,並暫停客戶贖回,金融機構開始重新評估交易對手風險,銀行間拒借情况日趨嚴重,美國以外的美元市場供不應求,借貸利率上揚,以倫敦銀行同業拆息高出OIS(overnight index swap)作為指標,來量度海外美元供應的寬緊情况,可以看到金融風暴已在美國以外燃點起來。

聯儲局亦於同年年底與歐央行及瑞士央行開通了美元貨幣互換安排,由兩地央行以當地貨幣向聯儲局換取美元,再轉借予兩國的銀行,在約定的時間後,歐、瑞央行以借入的匯率水平歸還聯儲局,並付上期間兩家央上向銀行借出美元收取的利息。

大力出招 稍後息率大幅回落

在2008年9月15日,大型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破產後,國際金融界拒借情况嚴重,聯儲局擴大合作央行至英、加、日、韓、澳等地,金額規模亦擴大10倍至6200億美元,在向全球金融市場大灑美元,最多達5800億美元,佔該局的資產四分之一,經此大力度出招後,情况漸受控制,踏入2009年,各地央行向聯儲局安排換入的美元大幅減少,市場息率亦大幅回落。

上周三聯儲局再亮出美元互換安排招數,不少論者雖批評未能解決歐債危機的根源,但參照金融海嘯時此工具發揮的效用,起碼美元供應不愁,市場息率不會飈升,提供有利的金融環境予投資者。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