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印度開放零售「金礦」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26日 05:59
2011年11月26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印度宣布對外開放總值達4700億美元(約3.6萬億港元)的零售產業,容許外資入股當地超巿及百貨公司,希望吸引投資湧入,刺激本土經濟,並遏抑通脹。美國連鎖超巿集團沃爾瑪、家樂福等已蠢蠢欲動。內地專家亦認為,中資應考慮進軍,惟印度社會的疑華情緒卻構成障礙。

印度是亞洲第3大經濟體,但當地零售業仍以家庭式經營的小店為主,被視為跨國連鎖超巿「最後的開發良機」。過去印度政府限制外資只能擁有單一品牌零售專門店51%股權,而批發商則可由外資全資擁有。沃爾瑪、家樂福等外資超巿,只能在印度經營批發業務,多年來均爭取放寬投資限制,以便向公眾直接銷售。

沃爾瑪家樂福蠢蠢欲動

總理辛格內閣周四晚決定大幅放寬外資進軍印度零售市場,容許外資入股綜合零售商(如超巿、百貨公司等)最多51%股權,而單一品牌零售專門店如Gucci、諾基亞等,則再無持股限制。不過,有關投資將有附帶條件,包括外資零售商採購的製造或加工產品中,最少要有30%來自印度,另外投資金額至少1億美元(約7.8億港元),其中一半須用作改善設施,如貨倉、食品處理廠和物流系統等。

多家國際連鎖超巿均對新政策表示歡迎,沃爾瑪印度主管賈殷(Raj Jain)認為,政策將為印度的消費模式帶來巨變。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專家白冀民亦認為,中資零售巨企已具備「走出去」能力,在國內競爭激烈、利潤日益變薄下,也應抓住機遇進軍印度,不過印度國內疑華派勢力大,中資能否闖入印度開拓新天地,惹人關注(詳見另稿)。

超市業務料加速增長

印度零售商經營超巿多年,但因缺乏資金及專業人材、基建設施不足,令運送貨品出現困難,擴展能力有限。但有專家認為,過去4年印度民眾在連鎖超巿的消費額每年增加20%,料將繼續加速增長,大舉引進外資後,超巿業務有望大大發展。

印度近期經濟增長及投資均有放緩迹象。截至3月底,過去一年整體外國投資減少28%至294億美元,經濟增長預測亦由年初9%下調至7.5%,盧比價格亦跌至新低,加上政府財政惡化,逼使政府加快改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