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股昨升70點,收報17935點,交投淡靜成交額僅537億元。美股周三晚瀉逾2%,但亞太區股市近兩星期已跌逾8%,昨普遍回升,走資情况嚴重的韓國、台灣及印度股市均曾升約1%,國指亦反彈近1%。
在熊市中反彈力度的真實性,與成交額掛鈎,例如10月6日及7日的絕地反擊,成交額均超過800億元,以近日持續低於600億元的交投,就算走勢好轉、亦不應太過相信。另外,升勢的全面性亦相當重要,昨日表現突出的全是一些跌得很低殘的股份,如內房股、比亞迪(1211)、中聯重科(1157)等,重磅板塊未見有起色,反映資金只限短炒一博,升勢隨時一日起兩日止,貿然追入很易中伏。
美股昨晚感恩節休市,今日只有半日市,亦為美國傳統「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 BF),被視為當地聖誕消費旺季開始,對零售業及當地消費情緒有重要指標作用。
據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NRF)調查,全國有1.52億人計劃在BF至周末(周五至周日)出外購物,數目較去年增加一成;10月初環球股市陷入谷底時,該會預計11至12月假期銷售增長2.8%,雖然低於去年的5.2%,但略高於過去10年平均2.6%,反映大家對今年市道並非太過悲觀。
黑色星期五後表現 反映美股後市
由於消費市場為美國經濟的命脈,若數據能顯示歐債危機或金融市場波幅,未有對當地消費帶來太大衝擊,相信可令市場鬆口一氣,並對股市可起到正面作用。事實上,道指在BF之後3日表現,對12月份走勢有重大啟示。
參考過去20年美股數據,道指12月份變幅介乎負6.2%至正9.5%,其中上升達14次,包括去年累升逾半成,反映美股在當月大多偏好;道指BF後3日變幅介乎負2.9%至正2.7%,向上機會亦較高有13次(65%),但其與12月份表現同步(同升或同跌)機會更高達75%,如08年道指在BF後3日累跌2.7%,其後12月份表現亦偏軟,因此BF後股市表現,大體可反映12月表現。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