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ETF操作簡單 投資面廣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25日 05:59
2011年11月25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隨着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日漸普及,現在投資者只需透過一個簡單的交易模式,便可涉足更多市場和資產類別。在數年前,香港大部分投資者只會投資於本地股票,或藉着互惠基金投資環球市場。

時至今日,香港投資者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希望因應環球市場消息和局勢發展,迅速調整投資組合的分配。現時歐元區危機持續,意味着市場對高流通投資工具的需求仍然殷切。在這類波動的市况下,ETF便突顯出其優勢,因可藉此有效地把資產分配轉移至不同的地區或國家。事實上,愈來愈多機構投資者持有ETF作為投資組合的一部分,以便能因應市况的變動迅速作出部署。

同樣地,若個人投資者也希望以這種方式管理投資組合,亦有多項選擇。截至2011年9月30日,在香港上市的ETF共有78隻,iShares安碩在全球亦提供492隻ETF。香港投資者透過國際交易帳戶買賣外國ETF的情况日增,從而可於亞洲市場收市期間繼續進行交易,並且能夠在亞洲市場開市前,就隔夜發生的事件迅速作出回應。

因應局勢變化 迅速調整投資組合

此外,ETF也是適合投資者用作長期投資的有效工具。投資者可根據個人的觀點,選擇投資於整個地區(例如新興亞洲市場),或專注於個別行業或資產類別。值得注意的,是投資於廣泛性ETF,等同投資於多個不同市場的股票,有助分散組合的風險。分散風險時,預期回報亦會相應下調。

另一方面,有些香港投資者會投資於他們熟悉或鍾情的市場,透過ETF便涉足當地,而毋須承擔因持有個別股份所附帶的獨特風險。在過去數周,iShares安碩的中國ETF系列(在香港及美國上市)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有迹象顯示中國的緊縮周期即將結束,令本港及國際投資者的投資情緒逆轉。

投資者可選擇投資於追蹤大市的指數產品,或透過按行業分類的ETF,投資於個別類別。投資者可根據其對市場的不同觀點作出投資,例如看好中國金融股,認為股份出現超賣,可望於經濟復蘇周期表現優於大市;或偏重主要消費品等個別行業,認為在增長放緩期間,基本產品供應商將表現出色。

筆者將在本欄會再深入探討如何挑選適合的ETF,以及如何避免墮入產品選擇的陷阱。

陳團團

貝萊德董事及iShares安碩亞洲研究與投資顧問團隊主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