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校長倡「首名子女」加分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22日 05:59
2011年11月22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根據現行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方法的計分準則,如父母為選報學校的校友,可獲加10分,首名子女則只有5分,因此無校友家長的獨生子女可謂「先天蝕底」,只好望名校門第興嘆。退休資深小學校長、初等教育研究學會主席李少鶴指出,計分法已沿用22年,承認此舉拖垮非名校父母向上流動的機會,倡「首名子女」分數倍增至10分,以作平衡。

加至10分 平衡「校友家長」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的計分方法,由1989年沿用至今已22年。按教育局2009年編制的「小一入學報告書」,當局除於2002/03學年取消10分「校長酌情給分」外,其餘計分方式大致相同。李少鶴認為,入讀小一的學生年紀尚幼,當年政府本着協助適應、文化傳承宗旨,決定為父母是校友的申請人加分,屬無可厚非,情况類似於兄姊同校的世襲優勢。

但時移世易,本港愈來愈多學童是「獨生子女」,根據今年第二季統計數字,本港「一孩家庭」數目高達57.4萬個,較去年同季度增長1.5萬個。

另外,一些從基層開始打拼成為中產的年輕家庭,及從內地來港的新移民,亦希望子女爭入名校向上流動,但亦因無校友父母加分,難獲取錄。

在這兩情况下,李少鶴分析校友加分對其他缺乏「家底」的學童構成不公,建議當局透過檢討及改善計分制度,將「首名子女」分數倍增至10分,作出平衡。另外,現行計分機制已沿用多年,是否仍切合時宜值得商榷。他認為,獨生學童既是社會大趨勢,政府理應全面審視小一入學機制,平衡學生實力、世襲制的重要性及公平性。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