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買A股ETF有額外風險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22日 05:59
2011年11月22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貝萊德董事總經理及安碩亞洲(日本除外)業務主管李婉雯指出,旗下所有投資於中國市場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在上月錄得13億美元(約101.4億港元)的淨流入,扭轉前月淨流出的頹勢,反映投資者對中國股市開始重拾信心,不過市面上投資於中國股票的ETF多達數十隻,有意投資中國市場的投資者有必要先了解他們之間的差別。

現時投資於中國市場的ETF主要有兩種:一是直接投資於相關指數成分股的實物ETF,另一是通過與交易對手訂立衍生工具合約,複製相關指數表現的合成ETF。由於中國市場並未完全開放,所以投資於中國市場的實物ETF主要是買入於香港上市的H股,以及於內地上市的B股,其中的例子有恒生H股ETF(2828)以及安碩中國ETF(2801)。投資上述ETF的一大好處是毋須像合成ETF般面對交易對手違約的風險,不過缺點則是只能覆蓋於香港上市的中國企業,未能完全捕捉內地股市的升勢。

合成ETF 工業資源股佔比大

事實上,根據貝萊德的資料顯示,A股市場的總市值達到1.2萬億美元(約9.4萬億港元),而H股市場的總市值則只有3,080億美元(約2.4萬億港元),只及A股市場的四分之一。A股2,272間上市公司中,亦只有63間已於香港發行H股,當中絕大部分為金融及能源股,至於工業、資源、消費、科技及醫療股所佔的比例則較低,因此,如果想增加對以上行業的覆蓋,投資於A股合成ETF為不二之選,當中的例子有安碩A50中國(2823)、DB滬深300(3049)以及標智滬深300(2827)。

A50主攻金融股大型企業

不過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投資合成ETF是要面對額外的風險。雖然現行法例規定合成ETF須持有相當於交易對手風險總額100%的抵押品,將交易對手違約所帶來的風險大大降低。不過這些抵押品未必與相關指數的成分股有關,而且其價格亦有機會跌至遠低於原先的擔保價值,故基金乃至其投資者仍是要面對抵押品價格下跌的風險。

雖然同樣是追蹤A股市場的表現,然而不同的合成ETF,其持股分佈以及回報表現其實存在差異。以安碩A50中國及安碩滬深300為例,前者主要投資於金融股及市值為50億美元或以上的大型企業;而後者則主要投資於工業、資源股及50億美元以下的中小企,當中近六成持股更是屬於市值只有15億美元的公司。基於這項差異,安碩A50中國於波動市況下的防守力會較佳,今年迄今其價格便只下跌15.54%,反觀安碩滬深300今年迄今則下挫了19.87%。

明報記者 崔競文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