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日本福島市大波地區出產的大米,被驗出含有放射性銫每公斤達630貝可(香港指引限值為1000貝可),日本官房長官藤村修昨宣布,已向福島縣知事下達指示,禁止該地區出售大米。本港食物安全中心指出,一直有化驗日本進入米的輻射含量,但未能提供通過檢測的日本米樣本數字,發言人表示會向日本了解事件。
港食肆不會入口福島米
據政府統計處資料,本港去年共有585.3公噸白米來自日本,佔整體進口白米0.18%,今年首三季日本進口白米數量較去年全年增加24.6%,達729.3公噸,佔整體進口白米約0.3%。「誠」日本料理酒藏董事黃乃平說,本港只有約兩三成日本式食肆仍用日本米,來源地主要是新潟,不會入口福島米,其餘日式食肆主要會向美國、內地、台灣和韓國入口珍珠米。
是次被驗出受放射性銫污染的大米,產自福島縣大波地區一家農戶,該農戶所在地是發生輻射事故的核電站西北面約57公里,據日本當地報道,該農戶今年出產的大米約有840公斤,目前全部保管在農協倉庫等地,未有在市面出售。
農戶大米受放射性銫污染
這是在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後,日本首次驗出大米受放射性銫污染,並發出禁售令。食物安全中心3月12日至今共化驗了53627個日本進口鮮活食品樣本,發言人說,日本入口的穀類產品樣本輻射水平測試結果全部及格。
另外,日本氣象廳研究發現,福島核事故放射性物質橫跨太泙洋,約10天內已可環繞地球一周,令半數以上放射物落入大海。據稱,研究小組推算出,截至4月底有七至八成放射性銫落入海中,落到陸上的銫約佔三成。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