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歐債問題沒完沒了,美匯進一步攀升,避險情緒未見降溫,但港股依然硬淨。近兩日跌市,成交偏低,沽壓並不明顯,淡友不疾不徐,是溫水煮蛙還是不敢放肆,暫未能下定論,但相信內地股市走勢,將對港股起關鍵作用。
恒指早市跌逾300點後,跟隨亞洲區內股市回升,午後跌幅一度收窄至2點,其後再受歐洲股市開市拖累下回軟,收市跌143點或0.76%,報18817點,大市成交602億元,低20天平均一成。若撇除近兩日窩輪及牛熊證交投旺盛(連續兩日佔大市成交逾36%),再加上建行(0939)再有大手配售上板(涉逾50億元),港股交投更見淡靜。
據《明報》港股數據庫,升跌比率1比1.6,連續3日低於中性(1比1),但寬度較上日有所改善;升逾3%佔上升股份提高至兩成半,買盤恢復積極;數據庫追蹤的34個行業,有四成行業上升,整體形勢並非太壞,或受到內地股市靠穩支持。
參考1992年至今,上證指數升穿30天線(註1),其後5日、10日及20日錄得升幅機會達六成,平均變幅分別為1.60%、1.54%及2.13%,可見升穿30天線有利中短升勢。相反地,若上證跌穿30天線(註1),其後5日下跌機會達63%,10日及20日下跌機會則略高於五成(53%),平均變幅為跌0.61%、升0.14%及跌0.04%,反映跌穿該線不利短期走勢,但以較中期來看,則指標性不大。
升穿30天線 後市回升機會大
再觀察過往上證處於30天線之上,在高位出現大陰燭(註2),無論在其後3日、5日、10日及20日下跌機會只有五成左右(分別為52%、50%、45%及45%),平均變幅跌0.49%、跌0.25%、跌0.36%及升0.67%,因此只要守於該線之上,即使高位現陰燭亦非一定利淡。
如今年2月中,上證升破2900點後勁不繼,於高位徘徊,其後一度單日大跌近3%,但無礙再展升浪,且至4月高見3067點才見頂回落。儘管其在上月重返30天線後,屢攻2500點無功而回,周三更以陰燭低收逾2%,走勢難免令人擔憂,但在守該線(2442點)之前,未宜過早判定升勢已完,若能盡快重拾升軌,可望為港股注入新動力,反之亦然,故內地走勢甚為關鍵。
此外,本欄投資組合內股份大致守於原定止蝕/止賺之上,僅中壽(2628)失守21元,若未能收復失地,會先行沽出。
註1﹕撇除在30天線穿梭數據,只採用每次升/跌穿30天相距超過10日數據。
註2﹕假設(1)較過去10日從高位跌不多於3%;(2)大陰燭:收市較開市跌逾2%,上影及下影線佔全日上下波幅不多於三成。
明報記者 劉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