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股岌岌可危,恒指一度跌穿關鍵支持,幸尾市前收復。雖然目前形勢仍相對硬淨,但亦應提高警覺,即使博現水平可一守,宜以盈利前景較為樂觀行業出擊。
恒指高開135點,已為全日高位,其後輾轉下滑,午後最多跌580點,低見18768點反彈,收報18960點,跌387點或2%,大市成交609億元,低20天平均不足一成。據《明報》港股數據庫,升跌比率1比6,連續兩日低於中性(1比1);跌逾3%佔下跌股份三成,呈陽燭對陰燭為1比8,沽壓沉重。
港股交易時段,美匯升穿上周阻力,創個多月高位,呈向上突破走勢,避險情緒高漲,大大不利高風險資產。不過,以勢而論,9月下旬,美匯初步上試78.5水平,恒指已跌至18000點以下,加上A股疲弱,恒指力守50天線及高收於18900點之上,相比算是硬淨。
但較值得留意,人行10月起擴大貨幣供應量核算口徑,被視為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前奏,在利好消息支持,A股仍全程下跌,上證指數從平開至尾市跌近3%,收市前略彈,跌2.5%,暫守於30天線(2440點)之上,未算轉勢,惟月初至今屢攻2500點阻力不破,慎防會加速向下調整,不利港股。
水泥業前景趨審慎
各家國企第3季業績已塵埃落定,券商掌握了更多盈利數據後,已相應調整預測。參考彭博綜合券商最新預測,與1個月前數據比較,國指成分股中,有近七成企業每股盈利預測下跌,下調幅度介乎0.25%至20%,約有兩成多股份盈測獲調高,幅度介乎0.13%至6.14%。
航運股、資源股及保險股成重災區,中國遠洋(1919)每股虧損預測大幅增加七成(見表),中海發展(1138)每股盈測下調超過一成,航運業未能走出谷底,未宜沾手。早前熱炒水泥股海螺水泥(0914)盈測下調半成,中國建材(3323)降低0.82%,反映券商對水泥業前景變得審慎。
至於內銀股則成大贏家,除中行(3988)盈測略降,以及建行(0939)及工行(1398)持平,其餘全部獲得上調,反映第3季業績證明盈利能力,令券商另眼相看,加之內地放寬銀根預期,對整板塊表現較實為有利。
另中煤(1898)及神華(1088)成為資源股奇葩,盈測上調4.8%及2.6%,相比同樣對經濟敏感較高的中石油(0857)、江西銅(0358)及兗州煤(1171)盈測下跌4%至5%,以前者較為可取。
明報記者 劉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