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海發展平過海嘯 小注吸長青網文章

2011年11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1月17日 05:59
2011年11月17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外圍不明朗,內地股市又突然急瀉卻未見有重大利淡消息,拖累港股大跌387點,收報18960點,成交金額608億元。中海發展(1138)第三季盈利大幅倒退73%,表現令人失望,加上基金部署傾向防守性,極度周期性的航運股難有資金流入,中海發展股價亦穩步向下。集團未來12個月前景不妙,但當前估值較2008年還要低,抗跌力強,以0.6倍市帳率來說,可於5元以下吸納小注博反彈。

中海發展第3季純利按年大跌73%至1.31億元(人民幣.下同),相對於1至9月純利約為8.15億人民幣,可見業務狀况逆轉之快。期內收入按年升7%,但按季則跌3.78%至31億元,加上成本大漲,結果純利按季大跌56.7%。雖然第3季油價低於上半年,但卻高於去年同期每桶76美元,加上財務費用按季急增72.6%至1.61億元,當收入略為放緩,純利便快速出事。

業務量確實可以急轉直下來形容。第三季內貿油運量為1179萬噸,按季下降13.7%,收入7.47億元較次季降19.7%;外貿鐵礦石運量為877萬噸,環比下降5.13%,收入為2.48億元跌11.55%。

估值已反映負面因素

展望後市,未來12個月仍難以樂觀。先說運油。中海發展主要替中石化旗下的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公司(Unipec)運油,現時合約於2009年修訂,說明當運費跌至某一水平,集團可獲最低價保證,高價時亦會設限,保障中石化利益,而運油量同樣獲得保證,每船每年可獲100萬至150萬噸貨量。表面看,中海發展在低潮時業務有保證,但當前全球運油能力嚴重過剩,同時燃油價格卻高企,當年簽訂的最低保證,仍低於今天的持平點,故運油業務並非如想像般穩健。

至於煤炭運輸,近年內地煤價一直低於海外市場,故本土沿岸運煤有一定需求,但近期內地煤價靠穩,海外市場則跌到四腳朝天,當前價格水平已相當接近。因此,今年首10月秦皇島至廣州平均煤炭每噸運價為57.8元,較2010年同期已低8.2元或12.4%,到本月初更降至每噸46元,情况不妙。中海發展的內貿煤炭運輸,基本上每年年初一簽,若短期內毫無起色,明年此業務亦會明顯轉差。

明年前景如此惡劣,但似乎已在估值上充分反映。集團市帳率為0.6倍,較2008年和2009年最惡劣時的0.79倍和0.75倍還要低。畢竟2009年仍獲利逾10億元,市場亦預期明年有盈利,當前估值可能是過度悲觀,5元以下可小注吸納博反彈。

明報記者 張兆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