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以往香港企業較着重玩具及紡織等勞工密集生產的低增值產業,6間港企不甘於現狀,決朝向高增值產業發展。在生產力促進局協助下,他們成功開發全港首張通過國際航空安全標準的民航機艙雙座椅,望以35,000元成本攻入售價可逾6萬元的飛機座椅市場,並準備以便宜兩至三成價錢與歐美同業競爭。
塑膠紡織廠轉型高增值產業
開發港產飛機椅的環宇航空工業有限公司,其執行董事陳漢雄本身是工業家,其本業是專門製造精密塑膠產品,包括玩具塑膠齒輪、齒輪箱,汽車儀表、車箱座椅、家用電器如風扇、相機及影印機的齒輪等。
陳漢雄認為,香港工業不能夠依靠勞工密集及低增值的工業,而民航經濟機艙雙座椅屬於高增值的產業,研發的成本價為一套(兩張)椅35,000元,但售價可達成本價的一倍,現時市場售價由62,000元至78,000元不等。
另外,因生產過程涉及精密製作(見另稿)和嚴格測試,故有能力生產的地區不多,而日本是首個成功研發的亞洲國家。
未來盼降成本兩至三成
機艙每隔約5年需更換座椅,陳漢雄指現階段公司主要針對售後服務,即向航空公司提供更換的座椅。經初步洽談後,本港兩所航空公司港龍和國泰均表示樂意採用。他希望將來降低雙座椅製作成本20%至30%,以相宜的售價競爭海外市場。
現時香港兩間航空公司共有120架A340空中巴士,而每架機有120個經濟機艙雙座椅適合採用是次研發項目。陳漢雄說,公司會應需求投產,預計每年投產數百至3000張雙座椅,初步會在他所屬、生產塑膠的力嘉精密有限公司設於東莞的廠房生產。
港龍國泰願買 2013正式投產
除力嘉精密外,參與是次項目的還有另外5間本港企業,有來自紡織企業和汽車零件業,他們3年多前決意開拓航空零部件市場,並於2009年集資聯盟成環宇航空工業,於同年5月與生產力促進局合作,並由創新及科技基金撥款贊助,開發適合於A340空中巴士使用的民航經濟機艙雙座椅,現已成功通過國際航空安全標準,計劃於2013年中開始正式投產。項目經費為1160萬元,業界注資140萬元,其餘約1000萬為基金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