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年實業經營風險不斷上升,邊際利潤增長困難,廠商購買物業投資,反而成為分散風險的方法。香港最大的女裝成衣製造出口商大南製衣集團董事王瑞明,擁有逾20年投資物業經驗,更自2003年起為公司多次大手買入物業,並在2008年第1季金融海嘯前出貨,之後在2009年另一地產低潮,再以逾2.6億元購入上環新紀元廣場2層寫字樓等項目,可見眼光極其獨到。
王瑞明認為,近日部分新盤減價推售,反映發展商在測試市場底部,他預料明年首兩季樓市會出現小陽春,惟長期樓市並不看好,呼籲投資者考慮入市前,應持審慎態度。
自從去年政府推出短炒住宅物業額外印花稅後,住宅市場的短炒活動近乎絕迹,王瑞明坦言,政府出招「好重手」,現投資住宅物業可謂「冇肉食」。他指買樓不外乎自住、投資,認為業主不應隨便沽售自住物業,由於自住物業的樓價升跌直接影響業主心理,在投資心理不安定下,難以摸底、摸頂,除非業主遇上財政問題,不然容易「得個桔」,因此不建議隨便沽出自住物業。
自住物業 勿輕言沽
對於如何選擇物業,王表示應以地區為優先考慮,但仍要比較呎價的差距,比方說,他相信山頂樓價見頂,而赤柱樓價仍處於落後水平,由於兩者地段差距不大,但在山頂樓價見頂、赤柱樓價將追落後的情况下,會選買赤柱樓。
王瑞明早年活躍於住宅市場,近年則轉戰商廈,他於2009年買入上環新紀元廣場兩層,持貨至今物業升值1倍,租金加幅亦相當理想,現時呎租達40元,享有6厘租金回報。他認為,甲級商廈在未來6至12個月「仲頂得住」,但預料2013年會出現大熊市,現已開始放售手持物業,盼在小陽春時沽出。
東九供應多 難成中環第二
政府最新《施政報告》提出把東九龍打造成第二個中環,王認為東九無法取代傳統商業核心區,區內物業升值能力亦不會高,未考慮投資該區的寫字樓。他表示,由於政府總部並非移師至東九,只是作back office(後勤辦公室),權力重點仍在中環,因此未必可帶動東九附近寫字樓價格。此外,現時東九的寫字樓供應量處高水平,預計將來供應量同樣多,呎價上升空間有限,惟他指受惠鐵路概念,該區寫字樓價格仍受一定支持。
在股票市場動盪下,王瑞明認同手持「磚頭」較穩陣。他指出,股票市場「好多蠱惑嘢」,雖然樓市的流通性相對低,但不會像股票般可以大跌九成,因為當樓價大跌,發展商便會停止賣樓,樓價便有支持。
雖然王瑞明對樓市的長期前景看淡,但認為不會出現如2003年SARS時間般的災難性跌市,由於現時港元貸存比率仍健康,低息料能多維持兩至3年,所以樓價調整幅度不至災難性。
銀行放貸態度 最影響樓價
他認為,影響樓價升跌的最關鍵因素在於銀行的樓宇貸款態度。若銀行放貸積極,樓價會升;倘放貸消極或開始加息,則樓價下跌。銀行的態度取決於三方面:政府政策、經濟前景、港幣貸存比率。首先,香港政府現在推出額印、增加土地等政策,「明顯唔想樓價升」,所以政府政策對樓市不利;其二,香港現時經濟不俗,明年消費預料不會差,內地經濟料仍佳,惟歐美經濟仍淡,在好淡因素爭持下,本港經濟前景應該不好不壞,故經濟前景對樓市的影響較小。
王瑞明強調,樓價升跌非取決於供求,因為供應與需要可受人為因素影響,需求方面,當大市好,需求自然上升,反之,市道不好,需求必定小,比方說,「SARS時樓價跌到極低都冇人買」;至於供應,發展商亦可因應市道好壞決定賣樓策略,「唔賣住啲供應就會跌」。因此,供求只是影響樓價的其中一個因素。
明報記者 鄒凱婷
攝影 鄧宗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