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環球財富東移,「中國故事」更是金融界的主旋律,馬來西亞近年亦積極向中國企業招手,吸引內地企業到當地上市。Bursa Malaysia(大馬交易所)行政總裁拿督Tajuddin Atan表示,上周到上海訪問上海證券交易所,商討兩地在資本市場的發展,同時亦向市場推介馬來西亞的融資市場,初步已吸引數家內地企業表示有意到大馬掛牌。
種植資源行業特別適合
內地鞋商星泉鞋材2009年中於大馬交易所上市,集資1.65億令吉(約3.2億元人民幣),成為首家在馬來西亞上市的中國公司。據當地傳媒報道,新加坡股市曾為星泉考慮之列,但馬來西亞證券委員會及大馬交易所對星泉上市提供多項優惠,包括豁免或降低部分上市費用,令該公司最終選擇了大馬。
今年初上任的Tajuddin,日前訪問本港及內地的交易所,包括與港交所 (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會面。被問到在吸引中國企業上市,如何與香港甚至新加坡競爭?Tajuddin指出,吉隆坡綜合指數自2000年起便跑贏發達市場的指數,而在國家層面而言,馬來西亞是中國第8大貿易伙伴,兩國長久以來維持良好關係。此外,部分行業特別適合在大馬上市,如與天然資源有關的行業,皆因當地在種植與油氣行業一向有優勢。不過,他未允透露已表示有意到大馬掛牌的中國企業,具體來自哪些行業。截至8月底,今年共有16隻新股在大馬交易所上市。
儘管中國企業成為環球新股生力軍,但內地民企質素亦頗為參差。Tajuddin表示,馬來西亞剛被評為全球最佳投資者保障第4位、以及最值得信賴金融市場第5名,規管制度獲認同,未來亦會繼續加強推動大馬上市公司的企業管治水平。
新興市場中唯一擁有QDII
除了新股,Tajuddin又指出,馬來西亞是唯一擁有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名額的新興市場,是次與不少內地基金會面,獲得不少查詢。「現時透過QDII投資馬來西亞的規模仍然很小,大概不到中國批出總額的1%,但這項業務是必爭之地,我們目前先要讓投資者對大馬股市有更多認識。」他說。資料顯示,上月海外機構與海外散戶佔大馬股市成交額合共近46%,主要來自香港和新加坡。
至於近一年環球交易所掀起併購潮,Tajuddin稱大馬交易所對與其他交易所合作或組聯盟持開放態度,惟未有評論該所與香港以及內地交易所會否有任何形式的合作。事實上,大馬交易所於09年便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組策略合作伙伴結盟,CME入股大馬衍生產品交易所25%股權,並且讓大馬衍生交易所產品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環球交易所交易平台(GLOBEX)交易。Tajuddin表示,大馬交易所今年完成將所有衍生產品轉移到CME Globex平台後,交投量顯著趨升。
明報記者 毛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