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醫管局免試引入海外醫生紓緩人手不足,醫學界議員和醫生組織質疑難保質素,批評醫管局資源分配不均才是問題根本。關注病人權益組織認為,醫管局應有限度引入海外醫生,以解病人燃眉之急;醫學專科學院主席梁憲孫亦呼籲業界應以病人利益為依歸 。
梁憲孫昨於港台節目《香港家書》表示,招聘有限度註冊的海外畢業醫生雖非治本方法,但相信有助紓解燃眉之急。他說,理解醫生組織的關注,但作為醫專主席的他,會聯同兩間醫學院院長及醫管局做好把關。惟他認為,醫管局長遠應認真改善各部門人手分配,增加效率。
昨日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內,醫生與關注病人組織為此激辯。醫學界議員梁家騮以排期做白內障手術為例,「九龍東要135星期,真係盲咗都未有得睇,瑪麗醫院零輪候時間,唔使等」,質疑是管理不善而非人手不足問題,當局應透過重新調配醫生、病人以解決問題。
病人組織﹕審批足夠嚴格
醫學會會長蔡堅稱,大部分私家醫生擔心,海外醫生毋須考試便可執業,最終會影響服務質素,而非擔心被搶生意。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幹事彭鴻昌認同公立醫院出現資源錯配,但由於要改變的涉及整個醫管局制度,遠水不能救近火,有限度註冊可解燃眉之急,縮短病人輪候時間。
他說,有關醫生經醫管局專責成員、兩間醫學院院長、醫專主席三重審核始交醫委會決定,「真的想不明白經過這麼嚴格的程序,為何仍說這些醫生不符合香港水平」。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