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希臘堅持留在歐元區,主因是南歐國家能因此獲得巨大利益,同時反映歐元區的先天缺陷。英國前首相馬卓安日前在《金融時報》撰文,以過來人身分直指危機根源在於「糟糕的政治考慮壓倒了理性的經濟權衡」,南北歐無法解決經濟實力差距大的問題,解決方法是進一步整合,但背後卻埋下歐盟分崩離析的伏線。
「糟糕政治考慮壓倒理性權衡」
希臘不願意脫離歐元區,重新採用舊貨幣德拉克馬,主要是擔心一旦重新發行德拉克馬,由於希臘經濟疲弱,貨幣將在短時間內大幅貶值,重挫國內的銀行業,同時令國民的財富蒸發。此外,希臘作為歐元國,借貸成本較其他歐盟非歐元國低。在希臘爆煲前,10年期國債息口約為5厘,但非歐元國如匈牙利則需要6厘以上。希臘脫離歐元區,會在未來一段長日子不能借貸。
主導英國不加入歐元區的馬卓安撰文稱,歐元面臨失敗的風險,主因是在設立歐元時,並不包括成立財政聯盟,「糟糕的政治考慮壓倒了理性的經濟權衡」,一廂情願認為南北歐的經濟實力會逐漸接近。南歐國家加入歐元區後,享受廉價的發債成本,不斷借貸導致債台高築。同時,歐盟委員會任由法德違反《馬城條約》財政規例,歐元國的財政紀律蕩然無存,最後令危機加速引爆。
南歐國濫借貸拖垮整體
長遠而言,要保住歐元區,馬卓安認為歐元區必須進一步整合,變成一個財政聯盟,成立一個類似歐元區財政部的組織,控制成員國的開支。不過,歐元區加強整合,會導致歐盟內部變成兩股勢力,歐盟的重要決定會傾向由歐元國主導,非歐元國有可能會被逐漸邊緣化,令歐元區與非歐元區鴻溝拉闊,包括英國在內的非歐元國有可能另起爐灶,歐盟自此將再不一樣。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