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勞顧會勞方委員發現,近年有公司透過更改職位名稱,聲稱輸入專才,繞過勞顧會直接向入境處成功申請,影響本地打工仔就業機會。6名勞方委員昨宣布即時停止審批「補充勞工計劃」申請,要求政府堵塞漏洞,估計近50名正等候審批的海外工人受影響。
指公司繞過勞顧會申請增
外地勞工現時可透過入境處「一般就業政策」等計劃申請來港工作,亦可申請勞工處的「補充勞工計劃」,再經勞顧會審批,前者適用於專業性較高工種。今年首9個月有23,534人及900人透過上述兩計劃獲批來港工作。
勞工處呼籲勞顧會勞方代表,早日恢復參與審核輸入外勞工申請。勞顧會資方委員何世柱擔心,勞方貿然「一刀切」,或會影響真正面對人手不足的僱主請人,會與政府及勞方委員再商議。
勞顧會近月發現香港飛機工程有限公司 ,由過去透過勞工處「補充勞工計劃」申請飛機維修技術員來港工作,改為更改職位名稱為「飛機維修執照技術員」,提升工種「專業性」,以繞過勞工處及勞顧會,轉為透過入境處「一般就業政策」引入外勞。香港飛機工程有限公司發言人表示,現時向入境處申請的職位有別於早前向勞工處申請的技術員,工種水平較高。
勞顧會勞方代表梁籌庭認為,入境處審批外勞準則寬鬆,是「來者不拒」,會損害本地勞工就業,故與另外5名勞顧會勞方委員決定停止審批「補充勞工計劃」申請,直至政府解決問題。
入境處昨回應表示,早前按「一般就業政策」審批149宗有關飛機維修技術員來港就業申請,申請人具備認可專業資格,薪酬與本地薪酬水平相若;處方諮詢後亦得知有關職位確實難於本港聘得合適人士。
現時透過勞顧會審批的輸入外勞個案,要在12名勞顧會成員取得過半數支持方可獲批,勞方手握6票反對,足以令申請失敗。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