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需股較穩 蒙牛炒波幅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31日 05:59
2011年10月31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不經不覺,港股已由10月4日低位上升逾4000點或25%,幅度驚人,加上市場人士普遍對歐盟峰會達成的救市協議抱懷疑態度,相信不少散戶均有畏高症。若如此,可選擇一些與外圍市况關係有限的內需股炒波幅,當中蒙牛(2319)既穩健亦有一定波動,是理想之選。

內需股近期有兩項利好因素。首先,中央開始實行減稅措施,冀望能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從而達到刺激內需促進消費之效。另外,外資品牌相繼被內地傳媒追擊,先是味千(0538),緊接到重慶沃爾瑪,就連GUCCI亦被指摘為血汗工廠,一單接一單,感覺上有點刻意安排,有估計是中央希望藉此扶持本土品牌。

業績出色 估值較高

無論如何,內需始終是未來數年的政策方向,有品牌有銷售網絡亦是龍頭的蒙牛,被券商一致看好,但相信估值較高,因此股價一直上上落落,卻不失為理想的炒波幅選擇。論基本因素,蒙牛極佳,上半年純利增長27.6%至7.9億元(人民幣.下同),期內營業額增長28.7%至185.8億元,當中銷售量增加19%,毛利達28%的高端產品比重增加至約20%,亦拉動平均售價增9%,故即使上半年原奶價格升15%,毛利率亦僅跌0.2%至26%。

成本控制相當出眾,經營溢利率穩定回升,擴闊0.4個百分點至5.4%,經營費用佔收入比例下降0.5個百分點至21.1%,當中銷售及經銷費用為33.1億元,佔收入比率減少0.2個百分點至17.8%;廣告及宣傳費用開支佔比持平,為8.1%;行政及其他經營費用為6.2億元,佔收入比率由3.6%減至3.3%。在上半年高通脹環境下,蒙牛有此表現相當出色。

此外,原奶價格開始有回落迹象,由年初的每公斤3.7至3.8元,到7月份已降至3.4元至3.6元,現在內地食品價格開始受到控制,相信明年飼料等養牛成本上漲壓力亦有望紓緩,原奶價格將保持穩定,集團未來6至12個月的毛利率有擴闊可能。收入方面,仍可提升高檔產品比重、略為加價等方式拉動利錢擴張,內地人均飲奶依然處於上升周期,銷量增長可期,蒙牛純利年複合增長率料可保持在20%,合理值應介乎23元至28元。

明報記者 張兆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