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周五,人民銀行開出兌美元超低的中間價6.3290。再一次證明大陸沒有放慢人民幣的升值步伐。其實,超強的人民幣中間價是一個貨幣政策的宣告,人民幣國際化和以高匯價來控制通脹的方向並沒有改變,這跟我們銀行年初時對中國央行政策的判斷,甚為一致,並預估就年底時破6.3大關。超強的人民幣,已經是國際投資界的關注點。筆者上周有幸參與一家國際通訊社舉辦的人民幣論壇,有基金界的人士出席,從他們向我的提問,得知他們關心的問題,在此向讀者報告。
料年底破6.3大關
問:5年後,中國的匯率制度會是怎麼一回事?
答:十二五規劃表明,「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推進外匯管理體制改革,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專案可兌換。改進外匯儲備經營管理,拓寬使用管道,提高收益水準。」我們的解讀是,人民幣兌美元和其它貨幣的交易區間會慢慢放開,資本帳戶也會續步開放。但參考其它經濟體的經驗,向台灣的例子,保守的中央銀行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匯率波動,個人和機構的交易額度一定會有所控制。不能期望2015年人民幣可以與澳元和紐元一樣的自由浮動。
問:歐債和國際經濟走低會不會令大陸減慢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度?
答:應該不會。政策是要使人民幣成為貿易貨幣,擺脫美元的壟斷和不必要的風險。事實上,中國正在加快人民幣的國際化過程,據報,中國打算跟東盟建立人民幣貿易結算。如果成事,他則與個別東盟成員國的中央銀行的簽貨幣互換協定。這將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大步。
問:人民幣興起會不會使港元與美元脫鈎?
答:絕對不會。香港聯繫匯率在過去近30年,經歷多次更大的風暴,卻並沒有脫鈎。同時,改動聯繫匯率並不是香港單方面的決策,中央政府目前並沒有這個打算。再者,人民幣在香港的興起並不代表港幣脫鈎,正如倫敦的美元市場並不代表英鎊的結束,港元在澳門的廣泛使用並沒有令澳門幣壽終。不過,人民幣在香港的使用將愈來愈多,愈來愈廣泛。
楊宇霆
ANZ 澳盛銀行 大中華高級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