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國家主席胡錦濤今日出訪奧地利,下月3日將轉赴法國康城參加20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在歐債危機愁雲未散之時,胡錦濤此行會否對援助歐洲發出任何信號頗受外界矚目。有專家認為,中國傳統是「救急不救窮」,很清楚「泵水」並不能解決歐洲的結構性危機,相信會參與「博弈遊戲」,爭取更多外交和軍事等利益。
「其實歐盟、美國現在的債務問題,都跟中國沒有關係,應該自己去克服。」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說,中國知道這些國家的結構性問題難以解決,借錢也只能幫一時,故不會作出公開的援助承諾,但也不會斷然拒絕,而國際輿論都把目光注視在中國身上,「G20是一場博弈遊戲,既然別人這麼希望我們去玩,那我們就去玩,我們手裏有牌。」
欲爭取更多外交軍事利益
張軍解釋,中國的「牌」是中國持有歐洲一些國家的主權債券,他認為再追加投資也無妨,也可以通過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伸出援手,但中國要視乎有什麽「利」:「中國必須要顧及長遠國家利益,打這張『牌』是要有策略性考慮」。
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本月26日訪問希臘時,在克里特省首府伊拉克利翁出席頒獎儀式,向18位希臘人士頒發了「中希友好貢獻獎」,感謝他們在中國撤僑時提供援助。張軍認為,現時中國在海外沒有軍事基地,如果有「牌」,可以在緊急的時候借用外國的設施,維護中國利益,例如早前從利比亞撤僑,就租用了希臘的郵輪,還借用了大量酒店客房等,就是一個好的開始,以後還可以繼續延伸。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