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財政司長曾俊華昨稱,經政府推出一籃子措施後,本港樓價在近幾個月有輕微調整,但仍較1997年時的高位超出5%,較08年更超出74%。曾俊華警告,最近歐債危機加劇,環球金融市場動盪,令資金流向出現變化,可能令本港樓市增加下滑風險,建議市民不能忽視樓市泡沫,政府會適時推出調整措施。
立法會昨日第二天就《施政報告》致謝議案展開第一至第四節辯論,會議今晨9時再續,辯論範疇包括政制及民政事務等,最快今日會就致謝議案表決。
稱政府措施取得一定成效
曾俊華在第一節辯論環節後,總結本港樓市近年發展時指出,政府過去兩年推出了一籃子措施,包括增加土地供應、宣布額外印花稅、立法規管一手住宅銷售提交建議、調低風險較高物業的貸款按揭的成數上限等。他引述數據指出,本地樓市自6月出現整固,第三季平均每月成交只有5200宗,較去年1月至11月的11,500宗大跌55%,樓價也有輕微調整,8月份樓價較6月平均下跌約3%,證明措施已取得一定成效。
但他指出,樓價近數月雖然稍為回落,但比2008年的低位仍高出74%,並超越1997年高位的5%。他警告,目前環球金融市場動盪,令資金流向出現變化,本地銀行今年3月起亦已5次提高按揭利率,「這些發展都增加了樓市未來要面對的下行風險」,「我們仍然要謹慎小心,絕不可以忽視樓市泡沫風險」。
新居屋供應量每年檢討
對於《施政報告》中提出新居屋計劃,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發言時重申,計劃可在私人市場供應失衡時,提供「可進可退的緩衝機制」,當局會每年檢討由2016年起平均供應5000居屋單位的目標。
至於公屋輪候,當局會維持平均3年上樓的目標,會因應情况延長及檢討供應量,鄭汝樺稱,現時沒打算恢復租置計劃,避免影響公屋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