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出任多個環保和古蹟委員會公職的陳智思,任期2013年才結束,意味他肯定會過渡,與下屆政府合作。他接受專訪時說,無論誰任下屆特首,他都必會正視環保和保育兩個世界議題。以今年《施政報告》為例,房屋雖是關注重點,但其實亦涉及環保和保育主題,他今年底會向政府獻計,就樓宇節能提出減排建議,爭取部分措施在今屆政府完結前推行。
盼政府先行以身作則
施政報告出台,資助房屋成重點,負責推動環保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陳智思說,環保雖非今年熱門關注點,但環保本身亦是房屋建築政策重要一環。他指委員會正就樓宇節能減排設計諮詢公眾,年底結束後提交報告,期望政府將措施引進未來的公屋、居屋,做到「先試先行」,率先建成「環保樓宇」。
陳智思直指現時環保政策流於「口號式」,如呼籲市民關空調或少駕駛,都不切實際,應具體點出可取方法,由政府牽頭「以身作則」。他舉例,公屋建築可按照環保規格,引進更節能的升降機及照明系統,亦可更加綠化,「樓宇設計是否可以再做好一點?例如避免陽光直射,就未必需要常開空調」。
另外,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近年積極就社會議題做地區諮詢,繼早前的發水樓研究,今年8月再推出4個月的樓宇節能減排諮詢。陳智思坦言,預計不會有太多市民踴躍參與討論,但會堅持由下而上蒐集意見,希望盡量讓市民發表,並從中滲入節能教育。
冀盡快淘汰不環保電器
他又指出,未來期望在餐飲、辦公室、零售和住宅4個範疇先推行減排建議,初步希望盡快淘汰低能源效益電力裝置和產品,又會收緊現有空調和雪櫃的能源評級等。至於是否檢討電費架構,則較為爭議,社會應要更多時間討論。他會先爭取今屆政府落實部分減排建議,包括收緊現有的能源效益標籤評級和淘汰烏絲燈泡等。
陳智思身兼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發展局剛宣布第三批活化歷史建築項目,包括虎豹別墅和景賢里兩間中式大宅等4項建築,參與審批申請建議書的陳智思說,會小心考慮,不能讓項目變為高級食肆和消費地方,「保育議題較敏感,是由於跟地產和發展商有關,要小心處理」。他期望明年2月遞交活化申請的機構,項目用途多元化。他笑言,社會將繼續關心保育,估計自己「有排忙」,如為古諮會收到的1444幢歷史建築物評級,而至今只完成約六成。
明報記者 鄭穎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