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後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局勢充滿變數,過渡委員會目前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平衡國內外不同利益,建立穩定的新政府。新政權由擁兵自重的派系組成,若搞不好繳械和權力分佈,隨時內戰,中國當地的投資利益不算穩當。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前外交部亞非司司長安惠侯說,過渡委員會首要考驗是平衡王室後裔、卡扎菲原政權叛變官員、不同部落、伊斯蘭溫和派與極端派之間關係,組建各方接受的政府,這是能否真正穩定的關鍵。
國內派系激鬥 國外爭投資利益
利比亞國內各派系權爭激烈,國外各「盟國」利益分配難端平,導致過渡委員會左右難逢源。英法在北約空襲卡扎菲部隊中擔當主角,隨着戰局明朗,法國總統薩爾科齊和英國首相卡梅倫9月訪利比亞,承諾支援重建。法國報章稱,法國早於4月已與反對派秘密協議,一旦反對派上台,法國可獲分配35%原油。
美國在空襲中擔當後勤角色,與反對派的公開接觸落後於歐洲。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本周二閃電訪問的黎波里,提出一系列經援,包括幫助利比亞私有化國營企業,為美資搶灘製造機會。中國在年初示威爆發時未明確支持反對派,又阻止北約空襲,至8月才開始加緊接觸反對派。雖然過渡委員會口頭承諾會尊重中資在當地的既有生意利益,但前景仍多疑問。
歐美搶灘鞏固在利比亞的利益,考驗過渡委員會的外交腕力,新政府還得面對繳械的嚴峻問題。德國《明鏡》月初報道,利比亞至少有1萬枚防空導彈下落不明,西方擔心會流入非洲其他國家以至阿富汗武裝分子。另外,卡扎菲政權大量武器流入民間和軍閥手上,隨時令過渡委員會難施號令,埋下軍閥內戰危機。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