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鄭小姐現年27歲,打算於2至3年內「上車」。現時樓價實在偏高,一般中產人士想置業確實不易,盡早計劃有助加快上車時間。
要順利達成目標,首先要計算清楚相關費用。鄭小姐現時收入約1.3萬元,扣除供養父母的4000元及生活使費4000元左右,鄭小姐每月可以儲蓄的金額約有5000元。而根據鄭少姐的資料顯示,總資產(包括股票及政府債券)約值11萬元。坦白說,雖然鄭小姐的財務狀况相當健康,但要在2至3年內上車實有不少難度。
2至3年內上車有難度
鄭小姐希望於2至3年內購買200萬至250萬左右的物業,即需要於最多3年內儲蓄到60萬至75萬元作三成的首期,而當中仍未包括其他雜費,例如律師費等。若以3年時間作計算並假設每年的投資回報為10%,鄭小姐每年儲蓄6萬元再加上原本的11萬元,3年後鄭小姐的資產將會上升至36萬元。假設鄭小姐每月所儲蓄的金額不能增加,如果要於3年後總資產達60萬元的話,每年的投資回報便最少需要約34%,可想而知當中所涉及的風險是如何巨大。由此可見,鄭小姐的計劃根本難以實現,除非家中能夠資助餘下的20餘萬元。
持股勿太集中金融行業
筆者對鄭小姐有兩個建議,第一是考慮將上車計劃延長至5年。根據上述假設,鄭小姐於5年後的總資產共約58萬元,將會十分接近目標。第二是建議鄭小姐增加每月儲蓄投資的金額,筆者明白現時百物騰貴,生活費的預算定為4000元亦屬合理。但筆者亦見識過不少80後不計艱辛,為了上車努力地將生活費減至3000元以下。除此以外,筆者亦建議鄭小姐積極進修以提高競爭力,可有助爭取較高的薪金,對加快上車時間有幫助。
投資方面,鄭小姐現時持有的股票組合集中於金融行業,建議鄭小姐要注意分散風險。考慮到鄭小姐的每月可投資金額,筆者認為鄭小姐投資股票的成效十分有限且風險亦相對較高,建議考慮投資於基金,交由專業投資者代勞,可分散風險之餘亦可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基金選擇方面,可考慮內需概念的電訊、地產及個別新興國家/地區等基金,以受惠新興市場所帶動的經濟增長。
東驥基金 財富管理部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諮詢。
地址: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 座15樓 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pslau@mingpao.com或kmchui@mingpao.com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