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全港單車徑改置膠柱減危險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20日 21:59
2011年10月20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首三季單車意外已導致14人死逾1,700人傷,以單車徑發生意外數字升幅較高。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昨透露,運輸署將分階段在全港單車徑改用塑膠減速護柱取代傳統鐵柱,減低騎單車者撞向硬柱受傷風險。署方另委託顧問詳細分析沙田及大埔兩大單車意外黑點,望在明年中提改善安全方案。不過,對於外界呼籲仿效澳洲及新西蘭,強制騎單車人士必須戴頭盔,鄭汝樺指市民未必接受,執法也有困難,故現階段只透過加強教育宣傳及改善騎單車設施以改善安全。政府會留意其他地區做法,在適當時候檢討。

鄭汝樺﹕強制戴盔有困難

政府昨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甘乃威及劉健儀提問時,透露去年全港因單車意外傷亡人數達1,996人,較兩年前(2008年)增加18.5%。當中單車徑內的傷亡人數有857人,較08年上升六成。

十八區之中,單車意外傷亡最嚴重的三大黑點依次是沙田、大埔及元朗,單是這三區,今年首三季已有1,064宗單車意外,釀成6死108人重傷,佔今年全港單車意外總數的六成四。接近警方消息稱,沙田大埔意外較多是因它們單車徑多兼最受歡迎,至於元朗意外多則由於區內乏單車徑,卻又不時有重型車與單車人車爭路有關。

政府雖強調市區交通繁忙兼擠迫,不鼓勵市民在市區以單車代步,但同時準備在新界拓展長達70公里單車徑。運輸及房屋局指出,為加強單車徑安全,運輸署委託的顧問公司正分析沙田及大埔過去3年的單車意外紀錄,望找出改良安全的方案,研究預計明年中完成。

另外,單車徑原為改善安全而設置的大量金屬減速柱,往往反而令騎單車者不慎撞柱而受傷,為此2009年起政府在沙田及馬鞍山的單車徑試行改用塑膠減速護柱,減低市民受傷風險。由於試驗效果良好,運輸署計劃分階段把塑膠護柱推廣到全港單車徑。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