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盛蝕錢 史上第二次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19日 05:59
2011年10月19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高盛及美銀昨天公布第三季業績,高盛期內虧損3.93億美元,是自1999年上市以來第二次出現季度虧損。至於美銀業績好過預期,期內盈利達62.3億美元,但主要靠會計收益及出售中國建設銀行股份合共推高盈利98億美元,反映環球投資市道在第三季大幅波動,打擊銀行的盈利表現。

第四季投資環境未樂觀

高盛的投資及借貸部門表現失色,期內計入投資中國工商銀行錄得10.5億美元虧損,其他股票投資的虧損亦達10億美元,債券及貸款淨虧損9.07億美元,導致整個部門在第三季虧損24.8億美元,反映第三季環球股市波動,亦打擊高盛的業務表現。

高盛對上一次季度虧損是受雷曼兄弟倒閉拖累,導致2008年第四季首次出現虧損。Fifth Third Asset Management基金經理費希爾(Jon Fisher)表示,「第三季的投資環境十分艱巨,根據現時的市况,相信第四季的投資環境與第三季相若。任何對於短期投資環境的正面預測都是令人難以相信」。投資市道不景,高盛在7月時宣布裁員1000人,每年可以節省12億美元開支,高盛在第三季的僱員人由3.55萬人,減少至3.42萬人。

巿况不景 銀行裁員售產

至於美銀第三季盈利則達62.3億美元,每股賺56美仙,較上年同期蝕73億美元大幅改善。不過,美銀與早前公布業績的摩根大通及花旗集團一樣,第三季盈利主要靠會計收益支撐,期內透過會計操作「公允價值調整」,令美銀錄得45億美元收益,同時又為美銀本身的債務作價值調整,再錄得額外的17億美元收益。美銀在第三季出售中國建設銀行股份,亦帶來36億美元,若扣除上述達98億美元的收益,第三季實際業績應該出現虧損。

美銀為應付艱難的營運環境,效法高盛透過裁員保持盈利。美銀在今年9月宣布瘦身計劃,尋求在2013年底前將每年開支削減50億美元(390億港元),而為配合削支,未來數年將裁減零售銀行業務員工3萬人,佔美銀整體人手一成。美銀總裁莫尼漢(Brian Moynihan)去年上任時,亦同意出售500億美元資產及部門,務求令美銀「減磅」以維持盈利能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