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英國一間研究中心連續第5年發表「全球零售盜竊晴雨表」,指香港員工的行竊率高踞亞太區10個市場中的第2位,涉及損失達6.08億港元,佔整體產品庫存損失總額達27.5%;而入店行竊則仍是香港零售商品損耗的主因,涉及損失達12.05億元,佔整體產品庫存損失總額達51.1%。
調查又發現在亞太區,零售商抓到的「街外賊」遠比「家賊」多。在被捕獲的犯罪者中,店舖盜竊者佔88%,行竊的員工則只佔12%。不過,零售商因高買而被盜取的貨品平均則只值590元,遠比員工行竊的貨品平均值2707元為低。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表示,根據過往經驗,香港零售業的盜竊情况並不嚴重;雖然業界過往曾聽聞有員工偷竊奶粉、化妝品貨物,但相信是因為這些貨品在內地需求龐大,才會招來員工「有組織犯罪」。
奶粉化妝品內地需求大 誘員工犯罪
報告亦指香港每個家庭平均要為零售商貨物損耗多付1018元,是亞太區之冠。麥瑞琼表示任何做生意的人亦會將損耗計入營運成本,報告將有關損耗形容為消費者的「誠實稅」並不公平。她又指今次調查在香港只是訪問了1500多間店舖,但全港約有6萬幾個零售點,對調查結果是否可信有保留。
「全球零售盜竊晴雨表2011」獲保安公司「保點系統公司」獨立贊助,由英國諾丁漢的「零售研究中心」在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進行。調查在亞太區訪問了267間公司、36,038間店舖;在香港則訪問了12間公司、1593間店舖。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