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多名議員包括地產及建造界石禮謙、會計界陳茂波、勞工界潘佩璆及公民黨議員等,均批評新居屋補價安排鼓吹炒樓,亦對舊居屋業主不公平。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強調新安排非逼人賣樓,只是鼓勵適當向上流動。
鄭汝樺:鼓勵適當向上流
政府建議新居屋的補價,政府不會按購入時的折扣分享樓價升幅,居屋業主只需繳付購入價時的政府資助額便可,房委會將討論具體安排。鄭汝樺表示,房委會可以討論還貸款之餘是否加上利息,這方案「不會對納稅人不公道」。
不過,要舊居屋都採用新居屋補價有困難,鄭汝樺坦言﹕「現有居屋,有樓契,有法例規管補價,如果有任何對現有居屋的影響,不簡單,要郁動的東西非常多。」
石禮謙﹕不應賣給私人市場
石禮謙批評新居屋補價安排在概念上出錯,「未搬入去,已想讓他去賣……居屋不應該活化,如果想賣,應賣給輪候居屋的人,不應放入私人市場,因為居屋和私樓是兩個市場來的。愈來愈多人買不到私樓,若將居屋推入私樓市場,變成炒樓情况,是很錯」。
潘佩璆指政府引進新補價制度,可能讓千千萬萬個家庭賣居屋,但若出現財政問題,他們便不能返回居屋單位。職工盟李卓人則形容「居者有其屋」變成「居者有其炒」。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