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為減少使用食水冲廁,今年度施政報告提出在上水、粉嶺和新界東北發展區引入再造水冲廁及作其他非飲用用途。水務署接受查詢時透露,會擴建上水污水廠及加入「逆滲透」技術淨化污水,每立方米成本約為9元,雖較東江水每立方米7元貴28%,但每年可節省2100萬立方米食水,相當於全港2.2%耗水量。
東江面對降雨減少威脅
雖然再造水較東江水貴,但較海水化淡廠生產每立方米淡水要12元,仍少三分之一。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預料,受人民幣匯率和處理食水成本上升等因素,粵港即將公布的東江水價格會較現時大幅提高,再造水和東江水的價格差距長遠會逐步縮窄。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東江流域未來會受到降雨減少的挑戰,到時整個廣東省都會面對乾旱的威脅,他認為港府應加快落實開源節流措施,以免過分依賴東江水供應。
上周發展的施政報告,建議在新界東北用再造水取代淡水冲廁及非食用用途。水務署接受本報查詢時指出,為配合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發展,石湖墟污水處理廠會進行擴建工程。該署正研究利用擴展計劃,提升污水處理技術,令污水經過二級處理,並通過「逆滲透」技術,讓污水通過半透薄膜分隔污染物,以達到再造水的標準,以供非飲用用途。水務署估計,利用擴建工程以達再造水的標準,較符合成本效益。
署方又指出,現時未有全面推行再造水計劃的具體時間表。如要為上水、粉嶺和新界東北發展區引入再造水,需要訂定水質標準,確保市民安全使用,然後設計和鋪設獨立的水管網絡,以便輸送再造水到每個用戶。此外,亦要編寫使用再造水的安全指引,進行公眾諮詢和環評等工作。
可省2.2%耗水量
水務署估計,落實於新界東北發展區使用再造水,每年可節省2100萬立方米的食水,相等於8400個泳池容量或全港耗水量2.2%。施政報告重提興建海水化淡廠,每年生產水量可逾9000萬立方米,兩項「開源節流」措施加起來,每年足可節水1.1億立方米,相等全港水塘存水量約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