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語音個人助理「Siri」為iPhone 4S的主要賣點,已有外國媒體大讚新鮮,更指Siri的答案極富幽默感。記者親身試驗新系統,因Siri未支援廣東話,加上對英語的口音要求很高,港人使用或有困難。
讀Steve Jobs 4次才回應
記者先以廣東話提問,如問時間,Siri多是表示不理解,有時甚至叫用家勿用印度語發問,令旁觀者忍俊不禁。記者再好奇以英語分別問誰是庫克(Tim Cook,蘋果新總裁)及喬布斯(Steve Jobs,蘋果已故前總裁),因口音問題前者多次誤認為「timco」,並表示無法查找。後者則要讀4次,Siri才回應「let me think about that」,其後顯示喬布斯的生平。相比之下,簡單指令準確度明顯較高,如以英文問時間,以及指示去蘋果、google網頁等。
史丹福研發 40年歷史
不要以為Siri僅為語音命令系統,據外電報道,Siri技術已有40年歷史。史丹福研究學院(SRI)獲得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規劃局(DARPA)資助,建立國際人工智能中心,並進行複雜情境的電腦智能研究,最後演變成獨立的Siri公司(Siri Inc.)。
Siri是集人工智能、自動學習及情境感知系統的電腦科學結晶,成為了鍵盤、滑鼠與肢體動作外與電腦溝通的「第四種電腦介面」,未來發展方向將繼續是如何理解用家的問題及指令,並從電腦網絡上找到相關及有意義的資料「回答」,同時替用家管理各種軟件。
記者測試Siri經過﹕http://bit.ly/np31xj
明報記者 葉浩霖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