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家教路 網上散滯銷貨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14日 05:59
2011年10月14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由於經濟環境關係,傳統渠道的銷售額欠缺突破,很多企業都會考慮開拓網上銷售。但問題是,企業一方面希望網上銷售能帶來突破,或至少有助賣出積壓的存貨;另一方面,卻很少會增聘專人來處理有關工作。這實在非常矛盾。有人就建議,那倒不如和一些專業的公司合作,借助後者來散貨。

貿易公司:額外增5%營業額

僑輝(香港)有限公司高級銷售經理鄺世海、市務主任劉國威和戴廣文表示,該公司專門銷售一些工業用的儀器或零件(例如量度輸送帶速度的儀器),應用於生產線上的機器。

該公司的主要市場在內地(因廠商夠多),主要都是先賣給當地的經銷商,由後者再賣給廠商。以往很少能夠直接賣給廠商,更很少接到外國的生意。

由兩年前開始,該公司和IDS公司合作,透過後者,將小部分貨品(約百餘款)放上eBay銷售,至今額外增加了大約5%的營業額。

封塵存貨 也有銷路

而且,這些透過eBay賣到外國的貨品,單價比賣到內地高出一半。(當然,其運費會較高,eBay也有張貼費、成交費、匯率差別等。)此外,某些已有多年歷史、幾乎想拋棄的存貨,居然仍有銷路。

「傳統貿易公司若要清死貨,要花很多精力,要將售價劈到很低。但經eBay向外國銷售的好處是,貨品的銷售周期會較長。」鄺世海說。現時該公司透過eBay的銷售額每季仍有5%至10%的增長,佔總營業額的比例應會繼續上升。

Case Collection總經理程德生表示,該公司專門銷售手提電腦和電子產品的袋或機套等,在香港共有4間分店。以往該公司也曾透過自己的網頁銷售貨品,但很久才賣出一兩件,而且很少能吸引到外國人,估計可能是外國人對陌生網站的信心問題。「我們的專長始終在門市方面,做網銷的人力、物力和經驗都不夠。」

由兩年前開始,該公司和IDS公司合作,從幾千款貨品中,篩選出接近500款,放上eBay銷售。現時每天都可以賣出一些貨品到外國,最多有十多件,較少者亦有四五件,最少也有一兩件。

暫時來說,有關營業額和門市相比仍是微不足道,但至少多了一個銷售渠道,長遠仍可看好(大部分貨品還未放上eBay)。

「我們是某些品牌的代理商,有些貨品雖然冷門,但也一定要購入。而在eBay上,這些冷門貨也可賣到外國。」

網上銷售有一定門檻

擁有eBay Trading Assistant(銷售助理)和Top-rated Seller(高度評價賣家)資格的IDS公司創辦人李基銓指出,很多企業試圖開拓網上銷售時,都忽略了,網上銷售有一定的門檻。在不增聘人手的情形下,隨便找一兩名員工額外兼任有關工作,實難在短時間內掌握當中的技巧和知識,做出好成績。

以在eBay上描述一些皮套為例,不是單說這個皮套是什麼牌子、尺寸多大等,還要說明這皮套適合iPad,以及某些牌子的平板電腦和Netbook等,以方便買家在eBay上逆向搜尋。

另外,不同國家的eBay網站亦有不同的最佳張貼時間。還有很多和買家溝通,以及定價、安排運送的技巧。例如,怎樣避免支付外國的銷售稅,怎樣運送比較節省時間,那類貨品不能入口那些國家。

若企業既不想增聘人手,公司內又沒有熟悉網上銷售的專才,那不妨和一些專門的公司合作。

明報記者 薛偉傑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