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市場避險情緒高漲,過去3個月資金流出亞洲貨幣,除人民幣及港元外全線下跌,向來高息的亞洲企債難免受壓,但亞洲企業信貸質素依然良好,匯豐環球投資管理亞太區債券投資總監陳寶枝認為,亞洲市場受挫,主因是受投資者氣氛影響,未來會吼入市時機,看好上月跌幅較小、具投資評級的美元亞洲企債。她所管理的亞債基金年初至今僅錄得輕微跌幅,證明採取的增持現金策略奏效,望基金每年能保持7%至8%正回報,未來會低吸投資評級的亞債及離岸人債。
市場投資氣氛弱,很多新發債計劃在上季遭擱置,亞太區(日本除外)債券發行量於第3季按季大跌42%,與內地業務相關企業的發債量佔30.7%,依次為韓國、澳洲及印度。經過第3季洗禮,與美國國債敏感度較高的債券投資就受惠,10年期新加坡政府債券及港元官債表現突出,過去3個月分別上升4%及8%。今年9月匯豐美元亞洲債券指數跌幅較小,為負3.7%,匯豐亞洲本土貨幣債券指數則跌4.8%。
四招增基金回報率
陳寶枝指出,目前亞洲信貸息差擴闊,企債估值調低不少,對於後市部署,整體上會謹慎,首選具投資評級的企債多於高收益債券,當未來亞洲企債相對美國國庫債的息差收窄時,投資評級企債有望受惠債價上升。
債券基金的基金經理大多會以利率回報、信貸息差、存續期調配及貨幣升值4方面來投資,陳寶枝所管理的「匯豐亞洲債券基金」屬於低至中風險組合,資產六成買入投資評級債券、其餘四成為波幅率較大的高收益債券。她指出,基金過去的長期歷史均能錄得每年7%至8%正回報,不過單靠票面息率不能達到該回報,故平日工作要看信貸息差高低來調配債券。
不過今年各國央行收緊銀根,實際市場利率提高,企業債券價格難免受壓,她的投資策略便多着重拉長債券存續期,即增加組合內的現金水平,目前為止,該策略亦見奏效,因備有足夠彈藥在適合時機增加投資注碼,她說︰「近兩個多月以來不斷增持現金,現在是高單位數字,接近紀錄上的高比重。」
看好印度韓銀債
截止今年9月匯豐亞洲債券基金持有7.4%現金,陳寶枝看好亞洲企業債券前景,未來會增加十大持倉內債券投資比重,當中包括印尼國債(佔總資產值4.9%)及菲律賓國債(1.5%)、本港企債包括和黃、信銀國際及新世界發展。她指出,今次市場調整的震央始終來自歐洲債務危機,亞洲市場受挫,主因是受投資者氣氛影響,亞洲企業未出現結構性問題,故會部署入市時機,增持組合內的債券,「我看好韓國銀行及印度銀行等投資評級債券,高收益企債方面,則選個別內地及印尼企業。」
離岸人債也是陳寶枝的心水選擇,加上受惠人民幣長遠升值,她對人債評級為「增持」截至今年底,並預計人民幣每年能升值4%至5%。她偏好內銀股,雖然短年期離岸人債提供較低利息收入,僅2厘至3厘,投資成本較高,但企業信貸質素良好。
據理柏報告,在今年當地貨幣計價的亞洲債券(日本除外)總量中,人債新發行規模最大,今年首9個月發債總值1293億美元,首3大發債規模由內銀股稱霸,首位為農行,集資500億元人民幣,票息5.3厘,2026年到期,按次發債最多為工行及中行,票面息分別為5.56厘及5.3厘。
明報記者 劉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