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股重陽登高後一洗頹風,三爬兩撥收復本月失地,部分股份更輕易反彈兩、三成,靠邊站的投資者心癢難熬。
不過,縱使大市短線趨勢有所改善,但重拾中長期向上趨勢仍遙遠,况且未來大彈日子多的是(見上周五一文),故無須急於一時,入市宜找一些沽壓有減退迹象股份入手。
恒指上周五高開368點持續攀升,午市前最多漲628點,高見17800點,其後略為回順,收報17707點,升534點或3.11%,大市成交826億元,較20天平均高一成半,連續兩日反彈獲成交配合,全周「V」形倒升,終止連跌4周劣勢。
上周「陀螺」高收 呈反彈先兆
據《明報》港股數據庫,上周五升跌比率11比1,連續兩日大幅拋離中性(1比1)之上,升逾3%佔上升股份逾七成,兩者均為下半年來首見,形勢較過往多次反彈為佳。恒指亦扭轉自2月以來先高後低走勢(可參考9月2日本欄一文),低位呈現「島形底」見底反彈信號,陰陽燭周線圖,繼前周低位現「十字星」後,上周再以「陀螺」高收,一切似是否極泰來迹象。
不過,市場寬度仍有待改善。恒指上周五重上9月底水平(即本月累升0.65%),本報數據庫涵蓋逾410隻股份,當中有近一半(47%)股份本月仍錄得跌幅,很明顯有很多股份跟不上,高於20天及50天線佔比僅13%及3%,中、長期趨勢未許樂觀。
港股短期或已見底
然而,短期具喘息條件,一方面,數據庫本月錄得累漲逾半成的股份佔24%,累跌逾半成佔16%,向好股份居多;同時有近九成股份高於5天線,高於10天線佔比達六成,並有近兩成股份5天高於10天線,擺脫尋底格局。至於恒指國指合共75隻成分股,目前高於10天、20天及50天線以上分別佔65%、16%及4%,與大市相若。
綜觀港股短期或已找到低位,但會呈現上衝下洗格局,異常波幅,主要戰場介乎16700至19000點。若熟悉衍生工具投資者,可考慮做好兩手準備,一方面低吸趨勢有改善股份,另一方面待大市逼近阻力時買入沽輪或熊證對冲,當然前提是明白衍生工具風險所在。
至於恒指熊證重貨區已退守至18300點至18399點,以及18500至18599點,上周五涉及對冲期指分別增近200張、至330張及280張,作為做淡參考。
明報記者 劉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