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留意風險指標 謀定後動長青網文章

2011年10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10月06日 05:59
2011年10月06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環球金融市場動盪,牽連港股大幅波動,本欄將增加一些監察外圍形勢指標,以協助了解外圍的情况。

港股重陽節假期前跌勢未止,恒指早市跌近300點至16500點附近一度回穩,惟尾市前再度告急,最多急瀉652點,離萬六關不足200點,其後略彈,收報16250點,跌571點或3.40%,大市成交753億元,略高於20天平均。據《明報》港股數據庫,升跌比率1比6,連續3日低於中性(1比1);跌逾3%佔下跌股份達六成,沽盤依然相當積極。

恒指在金融海嘯後形成小雙底回升,當時頸線15800點阻力,已變成較大心理支持,目前距離該現水平不遠,應有助緩和跌勢。不過,面對近期「要錢不要貨」非理性拋售,即使技術指標顯示短期已嚴重超賣,隨時會有反彈,但待大市有喘定迹象,才制定入市策略,方為上算。

若要了解美股後市波幅性,市場多會參考有「恐慌指數」之稱的波幅指數(VIX),該指數在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掛牌買賣,主要反映市場對標普500指數後市波動看法,指數若高於20,意味着投資者認為後市趨於波動,超過40則就表示市場對未來的非理性恐慌。

泰德息差 看銀行信貸風險

歐債危機揮之不去,動盪已由國家層面蔓延至金融體系,若要了解市場流動性狀况,可留意泰德息差(Ted Spread)。泰德息差為美元3個月倫敦同業拆息LIBOR與美國3個月國庫券利率息差,此可以反映到銀行的信貸風險,當息差上升,意味市場擔心銀行間違約風險增加。

近期市場焦點除了歐美之外,內地經濟硬着陸升溫及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激起中國主權信貸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上升,CDS類似替債務買違約「保險」的保費,其價格上升,反映市場預計違約的風險加大。

此外,全球資本市場持續動盪,資金班師回朝由亞洲地區撤走,導致亞洲貨幣貶值,追蹤日圓以外10種亞洲主要貨幣的摩根大通亞洲貨幣指數,多少可反映到資金在亞洲地區流向。

未來本欄會繼續找尋能了解外圍狀况指標,請留意強弱信號對下一欄。另本欄投資組合周二沽出思捷環球(0330),均價9.56元。

明報記者 劉思明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