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股近期大有愈跌愈急之勢,拖累多隻新股先後擱置上市,大型新股中信證券(6030)雖然成功過關,但公開發售僅得640人認購,認購股份佔整體發售規模僅得0.44%,佔公開招股部分亦只得8.9%,反應之差冠絕近年的大型新股。招股反應冷淡,信證周四(6日)掛牌表現令人擔憂,昨日暗盤一度跌穿招股價,最終僅守招股價收市。
事實上,近期新股的確多災多難,剛於上周五掛牌的罕王(3788),公開發售僅獲76名散戶申請,認購合共約977.7萬股份,僅佔整體發售規模約2.13%,認購人數已創下近年新低,不過,信證昨日公布H股公開招股結果,以每股下限定價定價13.3元,認購人數640人雖略高於罕王,但由於發行股份規模較大,公開部分認購股份441.3萬股,佔比更低至0.44%,散戶不單「一人一手」,更是「要幾多有幾多」。
中大型新股中認購量最低
翻查近年多隻集資逾百億新股,其中僅得信證及Prada(1913)公開發售未獲足額認購,農行(1288)、中冶(1618)、國藥(1099)及民行(1988)均錄得逾10萬份認購申請,其餘最差的新秀麗(1910)亦有5950人認購。
即使同樣認購不足的Prada,認購人數亦有5830人,認購股份佔總發售股數約5%,意味不論公開發售申購人數或佔比,信證均屬近年中大型新股中最低。
5中資投行料無需「硬食」認購
根據信證與保薦人的「硬包銷(hard underwrite)」協議,一旦信證今次招股未能獲得足額認購,包括工銀國際、建銀國際等須按比例「硬食」認購不足部分,確保信證可成功上市,但據接近承銷商消息指,由於信證國際配售足夠彌補公開發售不足部分,承銷商將毋須上身。
不過,招股反應欠佳,已令人憂慮影響信證掛牌表現,根據輝立交易場資料顯示,信證上市前暗盤開市近一個小時未有成交,其後首個成交盤已低於招股價,暗盤價最低曾跌至13.24元,較招股價13.3元微跌0.5%,其後繼續爭持,收市終招股價水平,全日成交20萬股,涉資265萬元。
海潤影視月底聆訊 集16億
此外,據外電報道,內地最大民營電視劇製作公司海潤影視,計劃於10月底參與港交所聆訊,擬募集資金1.5至2億美元,如果順利上市,公司將成為首間在港上市之內地電視內容提供商。不過,鑑於目前市况持續低迷,據悉該公司仍未確定通過聆訊後是否啟動上市。
明報記者 鄧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