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共享屋36戶入伙住客:起碼望到個天長青網文章

2018年07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7月30日 11:58
2018年07月30日 11:58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政府及社聯推出的社會房屋共享計劃,位於西環的「友樂居」昨舉行入伙慶祝會,項目屬市建局安置大廈,改裝後提供47單位,39個撥予社協供劏房戶等租用,至今36戶入伙,有丁屋劏房家庭以往11人爭用一廁,兒子常鼻敏感發作,遷入新居後健康大有改善;80後單身族長年居於不足100平方呎劏房,現新居設窗戶,坦言「起碼望到個天」,但擔心兩年後無法續租,希望當局增設更多過渡性房屋。
運房局局長陳帆及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等出席入伙慶祝會,項目由社區組織協會營運,單位面積由79至357平方呎,收逾180份申請,36戶已入伙。社協主任何喜華指計劃曾惹質疑,有人指為政府「整色整水」,但他冀這些人可來了解,因住戶入住後平均居住面積由50平方呎增至75平方呎,租金佔入息比由四成降至兩成。
盼兩年後可續租
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指已有130單位參與,料年底增至235單位,目標三年提供500單位。陳帆則獲住戶送花生和啤酒慶祝計劃有成果。
楊女士一家三口本住青衣丁屋劏房,80平方呎房間月租4,000元,更要11人用一廁所,環境差令12歲兒子常鼻敏感發作,三個月前她們搬入友樂居320平方呎獨立單位,月租4,300元,空間大增後兒子身體轉好,她希望兩年後可續租。
31歲單身住戶周先生與另一家庭共住一單位,任文員的他收入約1.1萬元,因經濟問題18歲已搬離家,在深水埗住過四間劏房,月租由不足2,000元加至近4,000元,且環境惡劣,曾有業主拒維修冷氣四個月,「走廊有人打針,唯一面向走廊嘅窗都唔敢開」。他9年前申請公屋,但上樓無期,早前入住友樂居90呎房間,月租2,000多元。雖與另一家庭共用廚房,但環境已有改善。
■記者鍾雅宜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