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牛聲牛氣:由新股反高潮到五窮月長青網文章

2018年05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5月09日 05:25
2018年05月09日 05:2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平安好醫生(1833)上市,筆者雖然賺不到錢,但也總算上了一課。
早於招股之前,港元拆息上升已不是新鮮事,但關心的人不多,包括我自己。直至暗盤開價那天,股價高開逾兩成後,升幅旋即收窄至一成左右,令不少人大感失望。或許部份用現金認購的朋友,不明所以,無論抽中或抽唔中,均會認為這班人在抱怨只有一成升幅,猶如被寵壞的小孩,但實際上,孖展客心裏有苦自己知,皆因利息早已蠶食大部份的利潤。
翌日正式上市,只能勉強守住招股價;至第二天更加「破底」了,相信短期內都不用再留意此股。
總括而言,拆息上升對股市的影響,今次可算是深深體會了;第二,利用暗盤分注沽出持股、到跌穿招股價全數斬纜,在「不忿」之中亦總算落實操作、減低損失;第三,當大熱明星新股也出現如此反高潮,正在在反映出港股近日氣氛之弱,亦不其然會令人想起「五窮六絕」的市況會否再次出現。
翻查恒指過往20年往績,「五窮」有14次或70%機會,而「六絕」只有8次或40%機會。若再加上世界盃年效應、四年一次作計算,「五窮」機率提升至4次或80%,其中更包含了1998年及2010年兩次大跌市,分別單月跌了14%及6%。然而,世界盃年反而未見對「六絕」影響加深。
當然,數據是死的,未必能一概而論,但當「疲弱氣氛」遇上「五窮魔咒」,則猶如「失戀唱情歌」一樣,確是不可不防,因此筆者本月寧願由股市游擊戰進一步變陣至打守勢波。較進取的朋友,則可以小注造淡,惟筆者向來少沾手熊證沽輪,故寧願選擇逆向ETF如FI南方恒指(7300),波幅較細,但相對容易操作,同樣不用繳付印花稅及具有足夠流動性。
盧卡股
http://fb.com/lokastock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