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林鄭月娥班子上任將近一年,教育界爭議不斷。政務官出身的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受惠」於前局長吳克儉的超低民望,上任時曾被寄予厚望,但隨著教育局近日連環被揭審查歷史課本、爆母語爭議、疑出手整頓通識科,統統令楊短暫「蜜月期」加速完結。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認為,楊上任時的正面形象,正是被北京「重用」統戰教育界的有利條件,又認為楊的政務官板斧已用完,「民望插水指日可待」。
楊潤雄現年55歲,是九龍華仁書院、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舊生,之後取得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加入政府前曾任專業會計。1992年楊加入政府任政務主任(簡稱AO),之後一直扶搖直上,2004年晉升至首長級丙級政務官。晉身局長行列之前,楊潤雄曾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政務助理4年,2010年調任食物及衞生局首席助理秘書長。
2012年,楊潤雄在梁振英治下轉型,脫離政務官、加入問責團隊,在吳克儉經歷反國教風波、民望跌至低點時,楊加入教育局出任副局長,一直任職至去年中「升格」為林鄭班子中的教育局局長,月領33.5萬薪津。前任局長吳克儉多次被教育界批評「唔熟書」並態度傲慢,處理國教問題期間屢被嘲躲在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身後,令林鄭由「好打得」化身「局長奶媽」。
相反,楊潤雄任副局長期間作風較低調,多名學界人士認為楊雖沒有教育背景,但入局初期看得出有努力「溫書」,有資深校長跟楊交手後認為他「有傾有砌」,處事比吳克儉成熟。以小三TSA爭議此燙手山芋為例,吳克儉竟然為出席社團活動、缺席兩節公聽會,間接令以署理局長身份開會的楊潤雄在家長心中「加分」。
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坦言,楊潤雄任副局長期間,身邊有有吳克儉此惹火的箭靶,「佢(楊)一定返工返得好開心,日日匿喺政府總部做嘢」,又認為楊升任局長的首幾個月,仍然展現穩定的政治手脆,惟近日卻出現「吳克儉症候群」,言論開始令人摸不著頭腦,「前言不對後語,無論咩立場嘅人都聽唔明,我相信公務員派都笑緊佢」。
黃相信楊潤雄受北京方面壓力,尤其教育、文化屬北京重視的統戰戰場,「即使佢(楊潤雄)有幾好政務官嘅訓練,如果佢面對大嘅爭議議題諗住含混過去,只係會令公眾譴責同失望。」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認同,楊潤雄近日表現不穩定,一定令公眾對其形象打折扣,但他日前願意親自會見香港眾志成員、對話、接信,姿態無疑比吳克儉坐在車內玩手機好。
葉建源續指,楊潤雄在處理爭議度不高的議題,例如34億元教育新資源、一校一社工等未見盡力,處理小三TSA亦為操練風氣「留尾巴」,容讓學校選擇全級應考,「比起(楊)剛上任時,極速通過36億元新資源,依家嗰34億仲未有方案,遲一年(撥資源)就遲一年有改善措施,政府明顯係嘆慢板,令人失望。」葉指,難難斷言楊會否一蹶不振,「仲要啲時間觀察吓。」
記者周婷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