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樓「奇則」增維修工受傷風險長青網文章

2018年05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5月08日 06:35
2018年05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大廈外牆等維修工程過去多次釀成工業意外,勞工處統計單是2017上半年,建造業工友從高處墮下的意外便有176宗。有工會反映,問題始於職業安全配套不足,近年部份新落成的住宅樓宇,過份注重奢華外觀,卻忽略日後保養需要,變相置工人安危於不顧,要求屋宇署把維修要求納入樓宇設計必要元素。
港九電器商聯會和香港空調建設商會等6個工會組織,昨合辦活動推廣外牆設備維修安全。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陳錦康指,近年越來越多「奇則」新樓,如把冷氣機放置在窗台下,為美觀需要又加建圍欄遮蓋機身,工人若要檢查或維修冷氣機便困難重重,「工人連做嘢嘅踏腳位都冇,惟有(喺窗口位)爬出去做」,增加工程危險性。
屋宇署指引作用不大
陳錦康稱過往曾向承建商反映問題,對方卻指工人可乘「吊船」維修,但陳錦康指,吊船潛在風險大,因船身未能緊貼外牆,萬一突然遇上打風落雨,吊船抵不住風力,便容易出現高空墮樓意外。另外,不少新式住宅採用玻璃幕牆設計,外牆欠缺錨固裝置讓工人繫穩安全帶。
屋宇署2016年曾發出相關指引,建議承建商在圖則內加設冷氣機工作平台,但工聯職安健協會副主席葉偉明反映,指引作用不大,因在欠缺規管情況下,有工人發現承建商在外牆平台放置多部冷氣機,「有啲仲叠高咁擺」,令工人施工空間不足,增加工傷風險。工會要求,指引應訂明工作平台使用守則,包括外牆上的喉管和冷氣機擺放位置,以預留合理的安全通道,減輕業主、物業管理者和維修人員所承擔的成本和風險。
■記者梁銘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