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在進入正題前,先延續上期專欄的預測,由幾期之前的睇淡到火車理論的磨市,暫時的預測都令自己在這個毫無方向的市況中不致損手,而當中偷雞提過短炒的1717和3933都尚算交到功課。去到今期,暫時唔睇好的心態依然存在,個人而言,相信破底是勢在必行,不過破底之後是否會進入大跌市則開始有些保留,因為在這幾個月的磨市中,不少弱勢股已跌到一個指標上較有支持的位置,例如700的MACD已是5年的新低,雖然仍有下跌空間,不過大跌則較困難。而在不少二三線股中,亦開始有破頂動力,例如3933及6169等,雖不至於可以推升大市,不過資金仍會流入二三線股中,反映大市未必太淡。
回到正題,讀者可能會覺得49倍回報的策略是太誇張,但事實上策略所套用的標的物以buy and hold計更誇張,因為由第一日起至今,標的物上升了700多倍,這個標的物便是以太幣(ETH),在此我先不評論虛擬貨幣的真實性、發展性、可行性等問題,只當他們是一種投機工具,相信對索羅斯而言,虛擬貨幣和英鎊一樣,只是令他可以達到目的的一種工具,只要市場一日存在流動性,其投機性便不可被抹煞。
雖然相對buy and hold來說,策略的回報不高,不過考慮到:第一,以ETH的基本因素,難以buy and hold足整個升浪;第二,Buy and hold的maximum drawdown令人難以坐足整個浪,所以策略仍有其探討價值,亦同時可以測試策略跳出股市的可行性。
策略使用我最愛的MACD(12,26,9)於牛熊分界線(0線)以上MACD向上交叉EMA(9)作買入點,亦即筆者常說的由MACD的C周期轉為B周期,當MACD於牛熊分界線(0線)以上向下交叉EMA(9)作離場點,即由MACD的B周期轉為C周期。(MACD的A、B、C、D周期可見於《蘋果日報》專欄〈八十後投機客:續談MACD周期性分析恒指或MACD周期性分析恒指〉)
ETH數據由2015年8月11日開始至2018年5月2日,共994個交易日,策略共有12次買賣訊號,而用了188個交易日,平均每次交易持貨16日,以ETH交易持續7日24小時計,持貨日算比較中期的策略。而在12次買賣當中,最大回報一次在45個交易日中賺取了2.9倍回報,最差一次輸了大約30%,這亦完全反映MACD作為趨勢指標的特性,而這次的測試更見到在ETH如此大波幅的新興市場中,趨勢指標的特性亦同樣被放大,而且更有效率。
灝昇
回到正題,讀者可能會覺得49倍回報的策略是太誇張,但事實上策略所套用的標的物以buy and hold計更誇張,因為由第一日起至今,標的物上升了700多倍,這個標的物便是以太幣(ETH),在此我先不評論虛擬貨幣的真實性、發展性、可行性等問題,只當他們是一種投機工具,相信對索羅斯而言,虛擬貨幣和英鎊一樣,只是令他可以達到目的的一種工具,只要市場一日存在流動性,其投機性便不可被抹煞。
雖然相對buy and hold來說,策略的回報不高,不過考慮到:第一,以ETH的基本因素,難以buy and hold足整個升浪;第二,Buy and hold的maximum drawdown令人難以坐足整個浪,所以策略仍有其探討價值,亦同時可以測試策略跳出股市的可行性。
策略使用我最愛的MACD(12,26,9)於牛熊分界線(0線)以上MACD向上交叉EMA(9)作買入點,亦即筆者常說的由MACD的C周期轉為B周期,當MACD於牛熊分界線(0線)以上向下交叉EMA(9)作離場點,即由MACD的B周期轉為C周期。(MACD的A、B、C、D周期可見於《蘋果日報》專欄〈八十後投機客:續談MACD周期性分析恒指或MACD周期性分析恒指〉)
ETH數據由2015年8月11日開始至2018年5月2日,共994個交易日,策略共有12次買賣訊號,而用了188個交易日,平均每次交易持貨16日,以ETH交易持續7日24小時計,持貨日算比較中期的策略。而在12次買賣當中,最大回報一次在45個交易日中賺取了2.9倍回報,最差一次輸了大約30%,這亦完全反映MACD作為趨勢指標的特性,而這次的測試更見到在ETH如此大波幅的新興市場中,趨勢指標的特性亦同樣被放大,而且更有效率。
灝昇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