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只分合格與否 甚或剔出必修科教局擬閹通識科 老師質疑開倒車長青網文章

2018年05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5月03日 06:35
2018年05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有報道引述政府消息,指教育局將透過新成立的「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以回應社會訴求之名,檢視高中通識科考評機制。改動方案包括由現時1至5**七級評分,簡化成合格和不合格,甚至將通識剔出必修科。資深通識科教師許承恩質疑,相關方案未必能為學生減壓,而通識科作為教改重點之一,社會應考慮削弱通識科是否走回頭路。


記者:周 婷

昨日《星島日報》引述政府消息,指教育局最近為高中通識教育科啟動檢討機制,方向包括是否將通識科「降格」為選修科、是否將文憑試七級評分改為兩級,只分合格或不合格,甚至將通識科改為只修不考。報道指社會近年對通識科有爭議,包括認為科目趨政治化、增學生壓力等,「政府已初步肯首,因應時勢作出改變」。


報道續指,當局料「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今年底前擬定通識科改革方案,其後會諮詢。教育局長楊潤雄昨出席立法會會議,未有否認當局擬檢討高中通識科,僅稱「當局未收到小組報告」,「到今日為止,冇講過話要改」。對於通識科究竟有甚麼問題,楊答「我諗呢個係社會上面嘅討論」。


楊潤雄又稱,課程發展目標是助學生發揮更好,「負責任嘅政府,不斷檢討課程結構係適合做法」。


合格比例不變 無助學生減壓

資深通識科教師許承恩質疑,去年多達九成人在通識科考獲2級或以上,達到入讀八大門檻,就算將評級由1至5**改為合格或不合格,入大學壓力不會因此改變。許指「如果評分準則、比例不變,將來都係咁多人合格,學生嘅升學壓力唔會有改變,改變嘅只係通識科嘅地位同重要性會降低」。


許續指對改動能否為學生減壓存疑,「有可能只係將壓力轉移,去咗其他中、英、數或者選修科」。


他強調對任何課程改動抱開放態度,但希望從教育專業出發,如要回應訴求,當局應宣佈全面檢視及改革學制,非着眼通識一科。他促請社會勿忘教改某些良好意願,「當初(增設通識科)經過好長討論,今日咁做,我會問到底係向前看,定行回頭路?」


一名資深校長補充,早年高中應用學習科亦採用合格或不合格相類評級,但近年在不達標、達標兩級之外,增加兩個等級的「達標並表現優異」評分,細分優劣及增加科目認受性。由此邏輯推論,教局希望削弱通識科重要性乃不爭事實,已超教育專業討論。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