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多名立法會議員希望政府增加社福開支,以及降低領取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年齡。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昨於立法會發言時反駁,認為政府即使有錢,也無魔術棒變出安老院舍及人手,又點名批立會秘書處研究指政府安老服務發展緩慢,強調相關經常開支已增加18%。有立法會議員批評,羅回應社福問題不應只看數字,也要對問題有感性憐憫。
議員:數字外要感性憐憫
羅致光於立會財政預算案二讀辯論時指,政府的社會福利和婦女事務經常性開支上,由上個財政年度的658億元,上升至今個財政年度798億元,單是社工人手便增加1,200人。羅認為,議員要求政府增加社福撥款,但本港人手和地方已到樽頸,「勞福局同社會福利署都唔能夠變魔術,喺嚟緊一年變幾間安老院、或者係變多幾百個專業人手」。
反擊議員後,羅又將矛頭指向立會秘書處,強調安老服務開支在新一個財政年度增加18%,但立會秘書處最近研究指,本港安老服務開支佔社會福利開支無明顯增加,繼而得出安老服務發展緩慢的結論,「一年嘅(安老服務)經常開支增加18%,遠比一年長者增加數目4.3%為快,如果咁叫做慢,我唔知點嘅增幅先叫做快」。
他解釋,安老服務開支佔整體社會福利開支增幅不顯著,是因為社會保障開支增加得更快,如政府設立了高額長者生活津貼,「40萬人(領高額長者生活津貼),12個月,就增加每年42億嘅經常性開支」。
他又指,議員要求將放寬領取生果金的年齡由70歲降至65歲,應看看歷史,「1978年,香港政府將高齡津貼定喺70歲嘅時候,當年人均壽命係74歲,2017年嘅人均壽命係84歲,如果我哋今日要考慮調整高齡津貼嘅年齡要求,究竟應係下降5歲,抑或應該係上升10歲?」
要求放寬領取生果金年齡的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指,生果金是政府對長者的敬意,不應與人均壽命掛鈎,即使本港人口不斷老化,給予長者的生果金只是每人每月千多元,以現時政府財力,絕對可承擔將生果金年齡下降至65歲。社福界議員邵家臻指羅批評議員不熟悉數字,但邵認為政府在考慮社福問題時,數字只是考慮因素之一,「要有理性嘅分析,都要有感性嘅憐憫」。
■記者姚國雄
議員:數字外要感性憐憫
羅致光於立會財政預算案二讀辯論時指,政府的社會福利和婦女事務經常性開支上,由上個財政年度的658億元,上升至今個財政年度798億元,單是社工人手便增加1,200人。羅認為,議員要求政府增加社福撥款,但本港人手和地方已到樽頸,「勞福局同社會福利署都唔能夠變魔術,喺嚟緊一年變幾間安老院、或者係變多幾百個專業人手」。
反擊議員後,羅又將矛頭指向立會秘書處,強調安老服務開支在新一個財政年度增加18%,但立會秘書處最近研究指,本港安老服務開支佔社會福利開支無明顯增加,繼而得出安老服務發展緩慢的結論,「一年嘅(安老服務)經常開支增加18%,遠比一年長者增加數目4.3%為快,如果咁叫做慢,我唔知點嘅增幅先叫做快」。
他解釋,安老服務開支佔整體社會福利開支增幅不顯著,是因為社會保障開支增加得更快,如政府設立了高額長者生活津貼,「40萬人(領高額長者生活津貼),12個月,就增加每年42億嘅經常性開支」。
他又指,議員要求將放寬領取生果金的年齡由70歲降至65歲,應看看歷史,「1978年,香港政府將高齡津貼定喺70歲嘅時候,當年人均壽命係74歲,2017年嘅人均壽命係84歲,如果我哋今日要考慮調整高齡津貼嘅年齡要求,究竟應係下降5歲,抑或應該係上升10歲?」
要求放寬領取生果金年齡的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指,生果金是政府對長者的敬意,不應與人均壽命掛鈎,即使本港人口不斷老化,給予長者的生果金只是每人每月千多元,以現時政府財力,絕對可承擔將生果金年齡下降至65歲。社福界議員邵家臻指羅批評議員不熟悉數字,但邵認為政府在考慮社福問題時,數字只是考慮因素之一,「要有理性嘅分析,都要有感性嘅憐憫」。
■記者姚國雄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