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魑魅魍魎:虛擬銀行牌有價 本地薑強國幫搶灘長青網文章

2018年04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4月29日 05:35
2018年04月29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幾十年來香港的資本遊戲離不開「牌照」,金管局上月完結的虛擬銀行指引諮詢,已吸引至少20間來自不同業界的企業垂涎三尺,牌照珍貴,但當中多少是真做,多少是假做,金管局又能分嗎?
要知道為何這些牌照多人搶,不妨先看看香港銀行牌照有多值錢。過去幾年,幾宗本地銀行的賣盤,包括創興銀行(1111)作價逾2.3倍市賬率116億元賣予越秀集團、永亨近1.8倍市賬率387億元賣予華僑銀行、中銀香港(2388)以近1.9倍市賬率680億元將南商售予中國信達(1359)。
看到一個又一個天價,相信各位心裏有數,識時務的商人也自然不甘後人,先申請為上。而所謂虛擬銀行,其實並非新事物,其主要客戶對象為個人或中小企,只靠網絡和手機便可提供全面的銀行服務。香港早年其實也有大新銀行搞過虛擬銀行概念的豐明銀行,但因為當時上網未及普遍而失敗告終。
金管局今次准許新經營者,配合天時地利,讓申請者可以不設實體分行,避開租金、人力成本輕裝上路,與傳統銀行爭生意,無礙有望為香港四大老本之一金融業帶來鯰魚效應。
初步看來,今次有意申請虛擬銀行的大致分為兩大陣營:內地幫、本地薑。內地幫的代表就有騰訊(700)、平安(2318)、中銀、支付寶HK等等,這些公司雖然來勢洶洶,但內地一向習慣「讓領導先走」,例如騰訊的微眾最終能否獲得阿爺開綠燈出境香港搶牌,還是未知之數。
至於本地薑陣容則比較單薄,比較為人所知的只有金融科技網上貸款平台WeLab、手機錢包TNG,當中WeLab背後有長江和記旗下TOM集團、馬來西亞主權基金Khazanah、阿里巴巴等,實力在本土薑之中最雄厚。另外本欄聽聞已回到象牙塔的某前財金官員也有意申請此牌照,擬藉虛擬銀行振夫綱,姑且拭目以待。
金管局所公佈的虛擬銀行申請門檻似乎不算高,僅要求最低資本3億元,同時又容許非金融公司申請(控股公司須在本港註冊),不免引來一班資本家在金衙門前項莊舞劍。究竟金管局之後用甚麼準則作甄選,實在應該交代清楚(雖則肯定唔會)。但願金管局決策勿傾斜,審批內地、香港企業時,謹記左右逢源,取得平衡,香港人撐本地薑,是常識吧。
十一少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