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香港公屋之父」鄔勵德(Michael Wright)年初英國逝世,享年105歲。以他命名的勵德邨,有老街坊說,小時候曾住共用廚廁唐樓,感謝鄔勵德提倡公屋需設獨立廚廁,改善生活環境。為紀念鄔勵德,有團體今日舉行《勵德年記》放映會,鄔勵德孫兒會越洋來港出席,並設紀念冊予公眾悼念。
若非勵德邨,港人又知否誰是鄔勵德?自勵德邨落成便入伙的85歲街坊馮先生說,一直有留意鄔勵德消息,「我一入嚟住就知道佢,仲知佢早幾個月過咗身」。他憶述當年不少住屋是共用廚廁,生活環境甚差,「有親戚住石硤尾(徙置區),六層高,但一層得一兩個廁所共用喎,骯髒到不得了。細路仔去廁所,大人要帶住去,我自己都驚,嗰度產生好多罪惡」。
當年鄔勵德提倡公屋單位設獨立廚廁,為中國人社會帶來非常新穎構想,改善港人生活環境,「都叫對社會有交代」。馮先生當年亦由西環唐樓,成功申請入住勵德邨,「唐樓係我一家人住一層,叫唔使共用廚廁。但(勵德邨)有獨立廚廁,衞生治安、環境都好好多,起居滿意度十足十」。
老街坊感激設獨立廚廁
另一老街坊梁先生指知道勵德邨命名由來,又稱未搬入前曾租住唐樓,試過一層樓有三戶人共用廚廁,認為公屋單位設有獨立廚廁很重要。
不過,同為勵德邨居民的15歲陳先生則不知誰是鄔勵德,亦不清楚勵德邨命名由來。要了解鄔勵德對港貢獻,可選擇今日到團體「城市日記」在中環舉辦的紀念放映會,會播放鄔勵德口述紀錄片《勵德年記》,其孫兒將來港出席,同場設有紀念冊予公眾悼念。
祖籍英國的鄔勵德1912年在港出生,曾任工務司,提倡每個屋邨單位設獨立廚廁,建屋概念沿用至今,是為「鄔勵德原則」。至1969年退休,他共為港建百萬公屋單位,為紀念其貢獻,房協以其中文名命名勵德邨。
■記者李詠希
若非勵德邨,港人又知否誰是鄔勵德?自勵德邨落成便入伙的85歲街坊馮先生說,一直有留意鄔勵德消息,「我一入嚟住就知道佢,仲知佢早幾個月過咗身」。他憶述當年不少住屋是共用廚廁,生活環境甚差,「有親戚住石硤尾(徙置區),六層高,但一層得一兩個廁所共用喎,骯髒到不得了。細路仔去廁所,大人要帶住去,我自己都驚,嗰度產生好多罪惡」。
當年鄔勵德提倡公屋單位設獨立廚廁,為中國人社會帶來非常新穎構想,改善港人生活環境,「都叫對社會有交代」。馮先生當年亦由西環唐樓,成功申請入住勵德邨,「唐樓係我一家人住一層,叫唔使共用廚廁。但(勵德邨)有獨立廚廁,衞生治安、環境都好好多,起居滿意度十足十」。
老街坊感激設獨立廚廁
另一老街坊梁先生指知道勵德邨命名由來,又稱未搬入前曾租住唐樓,試過一層樓有三戶人共用廚廁,認為公屋單位設有獨立廚廁很重要。
不過,同為勵德邨居民的15歲陳先生則不知誰是鄔勵德,亦不清楚勵德邨命名由來。要了解鄔勵德對港貢獻,可選擇今日到團體「城市日記」在中環舉辦的紀念放映會,會播放鄔勵德口述紀錄片《勵德年記》,其孫兒將來港出席,同場設有紀念冊予公眾悼念。
祖籍英國的鄔勵德1912年在港出生,曾任工務司,提倡每個屋邨單位設獨立廚廁,建屋概念沿用至今,是為「鄔勵德原則」。至1969年退休,他共為港建百萬公屋單位,為紀念其貢獻,房協以其中文名命名勵德邨。
■記者李詠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