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晤昂山素姬 教宗沒提「羅興亞」籲緬甸尊重人權 化解種族宗教矛盾長青網文章

2017年11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1月29日 23:35
2017年11月29日 23: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教宗方濟各昨日繼續訪問緬甸之旅,會見當地多位宗教領袖後,由仰光前往首都內比都,跟國務資政昂山素姬會面,僅隱晦地為受軍方打壓的羅興亞穆斯林發聲,在不提及「羅興亞」這個字情況下,呼籲緬甸尊重種族差異及人權,以化解種族及宗教矛盾。羅興亞人及人權組織表示失望。
昂山素姬在總統府向教宗發表歡迎辭,承認若開邦長久以來的政治、經濟及社會問題「侵蝕了不同群體間的信任、理解、和諧及合作」,她承諾政府會「為所有人保障權利、建立包容及確保安全」。教宗表示,「建立和平及民族和解的艱巨過程,只能以履行公義及尊重人權去推進。宗教分歧不必是分裂及猜忌的來源,反而是團結、原諒、包容及以智慧建國的推動力」。
人權組織及羅興亞人失望
羅興亞種族衝突導致超過62萬人逃亡到孟加拉,國際特赦組織斥軍方犯下「反人類罪行」,昂山素姬因冷待事件被國際輿論炮轟。教宗前日會見國防軍總司令昂敏萊時,對方一如既往地否認緬甸存在宗教歧視。而儘管這場人道危機是教宗和昂山素姬會談重點,二人都緊守「政治正確」,沒有公開地在字面上提到被緬甸拒絕承認公民身份的羅興亞人。
同日較早前,教宗在仰光跟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猶太教及基督教領袖面談40分鐘。梵蒂岡透露,教宗向各人大談「和而不同」的宗教理念,「團結總是分歧的產物。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價值觀、財富與不同之處;就像每個宗教也各有財產、傳統及可互相分享的富饒,只有我們和平共處才能實現,和平是分歧的大合唱」,即使在重建國家的過程中有爭執,也要像兄弟般在吵架過後重修舊好。
穆斯林領袖埃倫敦促教宗就羅興亞危機,向緬甸政治領袖提出訴求,「拯救我們所珍視、可能遭秘密議程劫持的地區」。教宗還跟曾對羅興亞穆斯林發表種族侮辱言論的著名佛教高僧悉達古(Sitagu Sayadaw)短暫會談,梵蒂岡指這是為了鼓勵宗教之間「如手足般和平共處」。
緬甸人不確認「羅興亞人」身份,認為他們只不過是來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故此一直拒絕給予他們少數族裔權利。
分析稱用詞謹慎免惹反感
不少羅興亞人和人權組織對於教宗最終未有提及「羅興亞」表示失望。「人權觀察」亞洲副總監羅伯遜認為,教宗錯過了一次機會透過提及「羅興亞」字眼,確認他們有自我身份的權利。他期望教宗會在今日於仰光主持大型彌撒時提及「羅興亞」。住在若開邦一個營地的羅興亞人說:「教宗是世上最神聖的人,但即使是他都不可說出我們的身份,真可悲。」
曾在聯合國工作的駐緬甸分析員霍西(Richard Horsey)認為,教宗的遣詞用字「非常謹慎,避免惹起當地聽眾反感」。他說:「他顯然聽取了身邊樞機的意見,避免太強調羅興亞危機,但他亦有在演說中婉轉提及」。
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