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星融資跨境平台料後年推兩地金管局合作 可堵欺詐漏洞長青網文章

2017年11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1月16日 22:35
2017年11月16日 22: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香港及新加坡上月公佈合作搭建貿易融資跨境平台,當中會利用分佈式分類賬技術(DLT,如區塊鏈技術)接通兩地。兩地金管局昨日互換諒解備忘錄,預料平台可於2019年初推出,將成全球首創,而其他地區日後亦可陸續加盟。
記者:陳洛嘉 新加坡報道
由香港及新加坡金管局合作籌建的「全球貿易連接網絡」(Global Trade Connectivity Network,GTCN)將於2019年初推出,但此前兩地先要分別籌建自己的貿易融資平台,再透過GTCN接通。
香港金管局金融基建發展主管李樹培於新加坡接受訪問時指,就本港的貿易融資平台,當局去年已牽頭聯同5家本地銀行展開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今年2月驗證結束後,業界已開始招標選擇合適供應商,相信明年初可開始籌建,目標明年底前推出市場。
傳統貿易融資流程仍依賴大量紙本文件及人手操作,若籌建中央貿易融資平台,合適的資料可透過平台共享,加上區塊鏈上所儲存的數據不能單方面修改,變相可堵塞同一張貿易單據重複抵押等欺詐漏洞,但參與者數目須要有一定規模才能收效。
初步7銀行落實合作
李樹培透露,本地平台初步除有7間銀行落實合作外,另有約10間銀行已表明有興趣加入,再加上日後會接駁新加坡平台,相信規模之大是全球首見。當跨境平台推出後,他相信可為數碼化貿易定下國際標準,有助日後其他地區加盟。他續指,新加坡方面正尋找其他東盟地區夥伴,而香港則與深圳等地積極溝通。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去年報告顯示,全球貿易金額總值16萬億美元,當中八至九成交易都有融資需要,但全球貿易融資只批出4萬億美元,可見融資缺口龐大。
李樹培引述業界意見指,由於銀行需要降低融資風險,故融資金額往往只達到50%,「譬如有1,000萬貨物抵押,個客想借800萬,但通常只係批400萬」。故此,當跨境貿易融資平台推出後,貸款資料透明度將有效提升,除了可提高銀行批出貿易貸款的意願外,相信亦可改善中小企的貿易營運資本。
匯豐工商金融環球增長與創新主管Vivek Ramachandran回應星港兩地今次合作時表示,一直以來,該行積極參與建立兩地貿易融資平台,近日更於歐洲成立名為We.Trade的合營企業,並與全球區塊鏈聯盟R3,合作研究將信用證電子化,研發相關手機應用程式,可應用於不同的DLT技術和貿易融資網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