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魑魅魍魎:KLOOK一將功成萬骨枯?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29日 06:35
2017年10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除了抽閱文(772)和抽iPhone X,本周真正值得香港人高興的新聞,應該是香港初創公司KLOOK公佈新C輪6,000萬美元融資,這間成立約3年便籌得1億美元、屬於香港的品牌,與本地旅行社衰落的走勢背馳,背後靠的是甚麼營商手法?
要知道KLOOK為何成功,就要了解本地旅行社為何越玩越縮。事實上,旅行社業界已遭逢巨變,幾乎所有港產旅行社,已賣盤予財雄勢大的中資財團,「第一滴血」是永安旅遊早於2010年被攜程收購,一年後海航集團收購行業龍頭康泰,還有星晨旅遊被花樣年(1777)收購、海航收購新華旅遊、合景泰富(1813)收購太古旅遊等。
傳統旅行社做唔掂,明顯是沒有及時轉型,抵受不住互聯網的衝擊,導致結構性失業,原因也很多:年輕一代傾向自遊行、OTA(網上旅行社)崛起、市場資訊不對稱及價格透明化。正如黃子華話齋:「以前失業,係俾老闆炒,依家你失業,係老闆俾人炒!點解老闆都會俾人炒?因為你呢行都俾人炒咗!」
傳統旅行社人力成本重,模式均以舉辦旅行團為主,要依靠佣金、導遊費等收入幫補,但隨着舊經濟一去不返,正如利世民早前寫道《這是平台經濟年代》,KLOOK追求規模和效率,在最短時間內scale up成為最大贏家,儘管毛利率或許偏低,卻藉着互聯網優勢,追求薄利多銷,以量取勝。
賣樓創業的KLOOK創辦人兼總裁王志豪(Eric),今次在完成B輪融資後不足半年又籌C輪,其實與公司財政無關,而是因為今次KLOOK找來高盛入股,有助公司攻入歐洲和美國,在亞洲業務上軌道後,向最大競爭對手Tripadvisor旗下的Viator挑戰。
現時在港上市的旅行社公司有東瀛遊(6882)、專業旅運(1235)及縱橫遊(8069),3間公司過去財年收入加起來僅得約25億元,而現時KLOOK每月訂單約100萬宗,若以每張訂單約300至600元計算,總交易額已達3億至6億元,相信不久將來就能夠正式打敗傳統旅行社,成為旅遊界的亞馬遜。
十一少
http://fb.com/11mister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