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藉共享房屋抽水 向唐樓業主推銷計劃民社相寓 自稱社企搞劏房圖利長青網文章

2017年10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10月27日 21:15
2017年10月27日 21:1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政府與社福界大力推動社會共享房屋,新成立的社企「民社相寓」於上周高調開記招,宣佈推出9,000個分間房間,聲稱部份以低於市價出租予基層家庭。但《蘋果》記者發現有份合辦這個自稱社企的香港中小型業主會,是一直以來大力宣傳舊樓小業主劏房謀利的私人組織。有團體直斥民社相寓借共享房屋概念「抽水」,以社企包裝,背後目的是將劏房合法化,賺錢圖利。 
記者:程詩敏 譚靜雯
分間房屋項目民社相寓由慈善機構扶攜會、香港中小型業主會及香港社會企業策劃有限公司合辦。根據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民社相寓董事之一為寶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另一董事則是扶攜會創辦人陳洪楷。
《蘋果》調查發現,寶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註冊地址與香港中小型業主會一樣,而業主會一直透過講座及舉辦課程,向參加者教授投資房地產的專業知識、賺錢技巧等。業主會去年開始經常在facebook宣傳物業和車位投資班,由聲稱持有過百單位的80後樓王Ken Sir教授,每堂收費100元,不少人在facebook留言大讚實用。
記者根據該會網站資料,前往其尖沙嘴會址放蛇,一名聲稱是香港中小型業主會負責人的女士接待。記者表示家人持有物業及希望報讀投資班,她隨即向記者查詢所持物業是否屬唐樓,又推銷記者可將唐樓單位變成劏房,「新樓就好難做套房,舊樓就可以做,做出嚟一劏四。我哋全港九新界都有(做),全部(套房)做成標準一式一樣,唔使嘥時間,唔使訂材料」。《蘋果》其後表明身份,香港中小型業主會負責人袁雨深回應指,投資班只教授基本樓宇知識,並不會主動游說參加者做劏房,但明顯與記者放蛇當天所見有出入。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質疑,民社相寓表面以社企模式提供分間單位,但背後目的是將劏房合法化。「社企運作應該主要以服務社會做目標,但大部份單位竟然用作商業用途,係咪借社會房屋嗰名,真正喺背後搵大錢,用呢種方式搞劏房合法化」。
發起人稱分文不收
民社相寓發起人兼扶攜會創辦人陳洪楷回應直認不諱,稱其組織與與業主會是不謀而合,「佢哋有技術知道點善用每一呎土地。佢哋係業主同準業主,就算我哋唔出嚟(搞社企),佢哋都會分間(房間),係咪?」他辯稱,社企董事及員工都是做義工,幾乎分文不收,不認同是牟取暴利:「我哋股東唔會拎任何酬金,董事袍金都冇,經過艱難營運,再資助埋社會,仲有盈餘,先分派(利潤)。」
有參與政府的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的團體成員直斥,民社相寓明顯是借共享房屋的概念「抽水」,「明顯係食正條水(共享房屋),大力推行私營劏房。如果係私人發展商走出嚟話做分隔單位都冇說話好講,但佢哋話自己係慈善團體,仲用社企包裝」。陳洪楷則認為民社相寓與共享房屋是兩個概念:「如果業主肯平租,畀社聯又得,畀光房都得,畀我哋又得,問題係業主想做共住定獨住,認同邊個理念。」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