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尚未出台,但是無論內地還是香港的學者都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一帶一路」倡儀的延伸,是國家城市群戰略的重要部分,也是重振香港經濟的契機,香港可以通過優勢互補,發揮在金融、法律等專業服務、資產管理方面的優勢,連接珠三角地區,港府可提出要求,與廣東協商解決。
金融法律仲裁有優勢
香港中文大學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建法教授表示,現在香港的影響力雖然比過去縮小,競爭力日降,但是在大灣區分工合作上,為香港的金融、法律服務提供了很好的機會,例如深港在創新方面各有所長,彼此長處可以結合;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也可活用香港的法律專長。他認為港府提出規劃時,可將要求攤在枱面上,與廣東方面協商。
商務部研究所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則認為,香港服務收入佔GDP的93%,屬世界水平;大灣區必須3地共同規劃,香港轉型升級就應從大灣區開始,進入內地腹地,再到「一帶一路」。他認同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的建議,香港成為一帶一路仲裁服務中心。
就「一帶一路」商機 港產業轉型
利豐研究中心負責人張家敏表示,「香港的服務業是世界級的,特別是金融;這在『一帶一路』中也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很多國家要投資『一帶一路』項目,會在港設總部,增加中上職位的就業機會;同時吸引一批產業,改變『空心化』的局面。」張家敏認為粵港澳融合是一種趨勢,「至少幫助香港走向全球城市發展的正常方向」。大灣區不僅可以幫助港人開拓市場,給普羅大眾到珠三角發展的機會,也可以讓長者選擇養老的地方,現在要看內地關稅如何適應香港的需要,同時港人的社福醫療等能否外攜。
回應 (0)